即便是,也无法用语言为我们准确的表述实相,只能通过告诉我们什么不是实相来帮助我们体会实相。
在的的话语体系里,这种表述方法叫做“遮诠”(遮是指遮去错误的概念和思维),与其相对应的是表诠——依赖语言概念而建立的有指向性的诠释。但语言概念本质上是对对象的抽象,具有一定模糊性和滞后性,语言的局限导致我们无法通过“表诠”来体认信息量巨大的“实相”。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实相”一点相貌都没有,哪有什么巨大的信息量?
要回答这个“无中生有”的问题,我们要扯上一个艺术方面的概念——留白。
无论是书画诗文还是电影,艺术作品的留白越多,往往越耐人寻味,正所谓“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大问题”,“能被表述出来的意境都是小意境”,真正的大问题、大境界,留白往往是最好的描绘,不表达往往是最好的表达,正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
我们要做的,仅仅使用精炼的笔触让人们注意到这些“大问题”、“大境界”。
而如果有那么一个作品全部都是留白呢?
那这幅作品什么都不是,也可以说它什么都可以是,正所谓“无相无不相”。这种“无相之美”的本质是“无相”生“众相”的空白之美。
世界的森罗万象皆为因缘合和所生,本体上皆归于“无相”,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众异相”不外是“无相”的表现形态。但在现实中“无相”掩没在“众相”中。
美学中的“无相”、“空白”之美,盖在引发无穷想象、以无藏有之美。关于这种“无形而有形生焉”、“无色而五色成焉”的“无相”之美,中国的文人画最有营造的经验,古代的文人把这叫做“无画处皆成妙境”、“咫尺应须藏万里”、大抵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
当然了,现实中不存在这样的作品,作品存在的意义就是被理解、被认同、而且往往懂得人越少,作品的逼格就越高,哪怕像高山流水一样世界上只有两个人懂,他们也可以引为知己,飘然于群愚。
但如果一个作品全是留白的话,那它就会就像羚羊挂角一样无迹可寻,根本没有人能欣赏得了,可与此同时,它的逼格也就高到了极致——比如“实相”。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不成熟的小比喻”,一方面想说明越有价值的东西懂的人就越少,另一方面由于实相是不会和其他东西发生条件性的联系,因此也没有特别成熟的比喻。我只能选择用最有相似性的“留白”这个概念来帮助大家理解实相。
但这只是我个人的知见,聊博一笑而已,真的想要最大限度的理解实相的话,我们还是要听听和祖师大德是怎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