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题目下方传奇领袖商学院关注中国顶尖语录杂志
每个创业者都是一条“独狼”,艰难地在社会丛林中前进。如今呼风唤雨的大佬们也有“屌丝”的创业时期,历经艰苦,也曾暗生放弃之心,是信念、是伙伴、是贵人的雪中送炭让他们坚持到底,大佬们的首次创业,比你想象中艰难。
马云:哪怕24个人全反对我也要干
▲ 创立海博翻译社时期的马云
很多人光有想法,从来不行动。但是马云一有想法,却是马上行动。当时是1992年,马云是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青年教师,28岁,工作4年,每个月的工资不到100元。
在辞职之前,马云便开始了创业,当时在杭州,需要翻译的人很多,然而偌大的杭州城却没有一家翻译机构,身为英语教师的马云看到这种情况,决定利用自己教英语的优势来创办一个翻译社。1994年,。
当时经营举步维艰,翻译社一个月的营业额是200多块钱,可光房租就要700元。第一年实在不行了,马云就背着口袋到义乌、广州去进货,卖礼品、包鲜花,用这些钱养了翻译社3年,才开始收支平衡。
马云后来说:“真正想赚钱的人,必须把钱看轻,如果你脑子里老是钱的话,一定不可能赚钱的。”
1995年3月夜,杭州的马云家里挤满了人,这些都是马云4年来在教书时结识的外贸人士,马云想听听这些做外贸的人对Internet的商务需求。“我请了24个朋友来我家商量。我整整讲了两个小时,他们听得稀里糊涂,我也讲得糊里糊涂。最后说到底怎么样?其中23个人说算了吧,只有一个人说你可以试试看,不行赶紧逃回来。我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决定还是干,哪怕24个人全反对我也要干。”
马化腾:曾经缺钱想100万卖掉QQ
1998年,离开润讯通信的马化腾带着炒股赚来的一笔资金和5位同学共同创办了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那一年互联网产业在中国正处在蓬勃初期,网民才300万,不到现在的零头。同许多刚开始创业的互联网公司一样,公司经营一度举步维艰。
为了能让腾讯存活下来,马化腾和几位创始者开始做网页、系统集成、程序设计来赚钱,带着产品去向运营商推销,被人拒之门外是家常便饭。“我们曾为凑出必须的营运资金而四处奔波、夜不能寐”,马化腾后来说。
1999年2月,腾讯开发了网络即时通信工具——腾讯QQ。马化腾把QQ放到互联网上供用户免费使用,不到一年就发展了500万用户。然而,QQ的大量下载和暴增的用户量这时却成了公司的“包袱”,对于这家“缺钱”的初创企业来说,别说更新设备,就连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也是巨大的压力。
在朋友的劝说下,马化腾开始想要100万卖掉QQ。然而在谈判中,一些网络运营商要求独家买断,这让本想靠QQ软件多卖几家公司赚钱的马化腾非常犹豫。QQ卖不掉,但用户增长却很快,运营投入越来越大,马化腾只好四处筹钱。银行没听说过凭“用户注册量”可以办抵押贷款,国内投资商关心的不是技术,而是腾讯有多少固定资产。一连谈了4家都没有达到底线,马化腾决定留下QQ自己养大。
刘强东:34岁一夜白头
当年,,到了大二之后自学程序开发,到了大三自己外面接活搞开发,按他自己的说法,毕业前挣了20万,腰包鼓鼓了,。
过于自信的他在大四开始正式创业,投入24万在中关村开餐厅,不到一年就一败涂地,亏损40万,还在上学的刘强东被员工们合伙骗,刘强东跟父母艰难地还了账,第一次创业惨淡结束。
蛰伏之后刘强东重新出山,在98年创建京东公司,一开始是在中关村租柜台卖3C产品,受非典影响,中关村的生意一落千丈,熟悉网站开发的老刘做了网站,开始电商之路。
一直高歌猛进的京东遇到了08年金融危机,VC都不想出钱,刘强东不断面见投资人,投资人问京东的业务规模、盈利预期等,当时的京东还是一个规模不大的电商平台,这些指标很难让投资人满意,京东融资步履艰难。
当时的京东也有几百号人马了,其中不乏跟了刘强东好多年的弟兄,这时候刘强东涌现出巨大的恐惧感,如果京东真的倒了,以后怎么办?
当然后来今日资本的徐新给京东投了1000万美元,而且不干涉刘强东的管理运作,这在当时的京东绝对是雪中送炭。但在融资过程中,由于过于焦虑和艰难,很短的几个月内刘强东白了头,在额头上方,当时他才34岁。
柳传志:40岁还在摆地摊
1984年11月的第一天,, 11人参加公司成立大会,这是联想成立第一天,他完全没有创业的兴奋,,但眼下最担心的是月底工资从哪里来。
他和同事每天在中关村摆摊,像无头苍蝇一样倒卖冰箱、电子表、旱冰鞋甚至运动裤衩,门口却高挂“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的招牌,所作所为与科技企业的形象大相径庭。
这一年,柳传志正好40岁,进入不惑之年。在创办联想之前,柳传志最大的梦想是买一辆三轮车,和太太拉着手去旅游。
1980年代,中国还处在计划经济时代,刚开始向市场经济转,由于种种不规范的商业行为,联想被骗过多次。柳传志最初起家的20万元资本,大概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被人骗走了14万。1987年时,在深圳被一家私人的进出口公司骗走了300万元。当时柳传志甚至有拿板砖拍他的心,在他们家蹲守了很长时间,最后这笔钱追了回来。
回忆自己的创业经历,柳传志感慨,“困难无其数,从来不动摇”。
王健林:被迫借高利贷
刚满15岁的王健林从四川绵阳来到东北,成了一名娃娃兵。每天背上10多公斤重的装备,在齐膝深的积雪中徒步40公里,每次拉练的总路程甚至长达上千公里。从军18年已经成为团职干部的他,却遇上了“百万裁军”。
创业初期没资历,没实力,为了公司借过高利贷,说好的贷款却被银行放鸽子,人人都不想碰的旧城改造他敢接,不懂城市规划,一个项目打了创纪录的222场官司,这个一根筋的人如今却是地产生意遍布全国,而且还积极进军文化产业,收购了国际院线巨头的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林!
有人问王健林:你创业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王健林提起当年不无感慨:最困难就是创业、创新,没有资金。找国有单位借钱,还要做担保,还得提供一年25%的回报。
宗庆后:骑三轮车到处送货
中学毕业后,为减轻家庭负担,身为长子的宗庆后主动来到条件艰苦的浙江舟山盐场锻炼。一年后,又辗转到绍兴茶厂。还因为文化程度太低,当不了老师,只能被安排在一所小学里当校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42的宗庆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带领两名老师,靠借来的14万元钱,去接手一家连年亏损的校办工厂。创业初期的条件十分艰苦,借来的14万元,也不敢全部用完,只用了几万元钱,简单地粉刷了一下墙壁,买了几张办公桌椅,就开张了。
当他戴着草帽,蹬着平板车走街串巷,叫卖棒冰、文具的时候,当他为了发煤炉子需要的爆米花,和隔壁同在教育局下面的兄弟单位吵架的情形,还想不到自己10年后会成为一个左右中国饮料市场格局的人。
42岁开始创业,从贷款14万元、靠三轮车代销汽水及冰棍开始,到拥有财富800亿元,成为“2012年中国内地首富”——25年来,宗庆后心无旁骛,以超乎常人的耐力,坚守着自己的实业帝国。
在宗庆后与哇哈哈声名大噪后,曾有人问:人生最应大有作为的15年,他却在农村度过,是否后悔?宗庆后回答说,“这15年,尽管是我人生中最年轻,最有成长希望的大好时光,看起来似乎在农村没有什么作为,但对整个人生道路其实很有帮助。这15年的艰苦生活,磨练了我的意志,能吃得起苦,同时也练就了比较好的身体。为我42岁重新创业,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潘石屹:从铁丝网下面爬进深圳开始创业
1987年春节一过,潘石屹变卖家当,辞职南下深圳,到达南头关时,身上只剩下80多块钱,这便是多年后外界描述的潘石屹的“创业资本”。由于没有边境通行证,这笔“创业资本”首先是花了50元请人带路,从铁丝网下面的一个洞偷爬进了深圳特区。
由于语言不通,饮食不适应,深圳的生活始终让潘石屹感到非常压抑。不久,公司在海南中部接收了一个砖厂,潘石屹出任厂长。这个厂高峰的时候有400多工人,少的时候也有100多号人,地处山区,管理起来并不容易。
小偷经常光顾,夜里提供照明的小发电机一个月内被偷过三次,更麻烦的是民工情绪问题,有一天,潘厂长正在自己的卧室,一个废弃的水塔里休息,突然一块砖头破窗而入,水塔下面,聚集了上百位谈工资的民工。“想跑都跑不了,只能硬着头皮下去跟他们谈!”
1991年8月,潘石屹与人合伙注册成立万通公司,高息借贷1000多万元炒房,随着海南经济第二波热潮的到来,在短短半年多时间里,万通积累下了超过千万元的资金。“虽然后来又赔掉了,但让自己找到了胆量。”1992年8月,预感到海南房产泡沫不能持久的潘石屹撤离海南,北上京城。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怀柔县政府食堂吃饭的潘石屹,无意中听旁桌的人讲,北京市给了怀柔几个定向募集资金的股份制公司指标,但没人愿意做。潘石屹抓住了这个机会,北京万通挖到数亿元的利润,潘石屹开始崭露头角。
1994年4月,潘石屹认识了在华尔街高盛银行工作的张欣,同年10月两人结婚。1995年9月,潘石屹离开万通与妻子创办红石实业,随后开创出SOHO中国的大局面。
看完了大佬们的首次创业,你是否也想起了自己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当年的自己是多么意气风发,当年一起打拼的小伙伴,现在还好么?第一位客户,你一定铭记在心吧,汗水和泪水,成功和失败,痛苦和幸福,若不是因为创业,你的人生怎会如此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