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容永祺家族
那些年关注过老板的新闻媒体……
对话容永祺:香港与内地互联互通的谏言使者
报道来源:北京商报
报道时间:2015年3月12日
转载自:保险秘闻微信公众号
容永祺
容永祺,1982年进入保险业,在风起云涌的保险业打拼已有33个年头,创下香港保险业界的传奇。回顾33年的保险职业生涯,容永祺不仅实现了从一名小营销员到分区经理的提升、成就了区域总监到香港区域执行总监的跨越,而且带领的12位资深区域总监以及超过700位寿险财务策划顾问管理为众多的消费者继续做着家庭理财规划。
他凭借多年的打拼获得了友邦保险乃至香港保险界的尊重,屡获友邦首席区域总监奖,还被冠以香港人寿保险从业员协会长、香港人寿保险经理协会会长、国际人寿保险经理会国际委员会主席等多个响当当的头衔。时至今日,容永祺不单单立足保险业,更是影响着的香港金融界,因为他是全国政协委员。今年已是容永祺参加全国“”的第八个年头。翻开八年提出的16个提案,容永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不少提案已被政府采纳。对于今年的关注点,容永祺表示,作为港区政协委员的一员,为内地和香港金融的互联互通建言献策,在提案中主张香港在国家“”战略中主动发挥积极作用,并进一步巩固及提升香港的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地位。
1
力挺中港基金互认
继去年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实施开启了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新台阶后,中港基金互认便成为两岸下一个推动的“重头戏”。对此,香港特首梁振英在3月6日表示,“深港通”和基金互认等方面都能在尽短的时间里一一落实。
数据显示,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香港的资产管理业发展极为迅速,截至2013年底,香港的基金管理业务合计16万亿港元资产创新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7%,继续成为亚洲区卓越的资产管理枢纽。香港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资产,有74.6%投资于亚太区,总额为43480亿港元,当中29120亿港元投资于香港和中国内地,4080亿港元投资于日本,10280亿港元投资于亚太区其他地区。这也表明,中国内地对于香港强化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意义。
目前,,敲定基金互认安排的建议框架,但依旧未有相关的政策出台。为此,容永祺在提案中,建议在适当时间尽快落实内地与香港的基金互认,在对方的市场中销售,扩大内地和境外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选择,并可让境内投资者享受境外知名资产管理公司提供的服务;以及可把合作层次推向更高,双方合作更紧密,逐步形成一个满足区内不同客户、不同市场需求的平台,增强两地资本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2
政府扮演投融资“中间人”角色
“”是关乎推进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的一项重大国策,是国家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并促进地区及世界和平发展。而香港作为中国走出去以及外国资金进入中国的重要桥梁,可以和内地一起构建有力的投融资渠道。
正因如此,容永祺在不同的提案中对香港与内地相互支持进行进行阐述。如内地支持香港强化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地位,而香港支持“”国策顺利推进。容永祺认为,目前,国家正透过多方渠道引资,抓紧各项引资机遇,而善用私募基金是其中一个可行方法。相关数据也显示,2014年9月底香港的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达1110亿美元,管理规模在亚洲区排名第二,占亚洲区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资本总值的21%。而在香港建立总部的国际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超过300家,是亚洲最大的私募基金中心,为本地及区内刚起步或发展的企业提供便捷的股本融资渠道。香港可凭借国际化市场、低税率等优势,成为私募基金打入中国内地市场的窗口。
为此,,肩负起商务“中间人”的角色,为国内省市需要寻找资金的项目与私募基金公司进行配对,此举能为各省市的发展项目引资,亦为私募基金发掘商机,实具双赢意义。
香港的创业及私募投资协会一直推广中国内地与香港的创业及私募投资行业发展,,透过与该协会的合作和交流,并主动邀请私募基金的项目投资负责人到访各省市考察,积极向他们推介具投资潜力的发展项目。
3
赴港设再保自保公司分散风险
在容永祺的提案中,很大篇幅介绍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认为香港拥有先进的基础设施,,优秀的金融人才,是真正国际化的金融中心。
香港的金融发展局早前发表报告,指出香港的离岸人民币再保险市场发展潜力庞大,估计香港可在大中华区再保险市场取得达220亿元人民币的额外业务额。容永祺指出,进一步在香港发展人民币再保险服务,将有助内地保险公司分散风险,让它们接触及使用更多海外的国际再保险商和专业保险公司的服务。分散内地保险公司承保风险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香港的金融中心的地位。
除了再保险业务外,香港还向大型企业赴港设自保公司抛出了橄榄枝,如香港特区政府已把专属自保公司离岸业务的利得税率宽减50%,下调至8.25%。
,鼓励更多的内地企业赴港设自保公司,容永祺详细分析为国家和企业带来的诸多好处,如内地企业在港成立专属自保公司,可以有效地维护国有资产财务数据的机密性;内地企业成立专属自保公司有助管理企业集团业务上的不同风险,包括可处理企业集团一些较难在保险市场承保的特定风险;把企业集团的风险集中起来,才安排再保险,可享受一个规模经济的优势,以较低的成本经营,例如无需要支付市场推广的开支、无需要支付保险中介人的佣金等。
事实上,,宣布 “支持内地机构在香港设立自保公司,完善风险保障机制”,中石化已率先在港设立专属自保公司。
观点
香港可成为内地企业国际化的跳板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公布的《2014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香港的外来直接投资流入金额为770亿美元,排位在第四位,仅位于美国、中国内地及俄罗斯之后,显示出中国香港市场对海外投资者巨大的吸引力。
除了海外公司外,越来越多的内地企业选择利用香港作为业务发展的平台。其中,内地企业在港设立地区和总部及地区办事处的分别有114家和148家。
而在2011年国家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把香港和澳门部分单独成章,,包括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并支持香港发展成为国际资产管理中心。
目前,“十三五”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容永祺传递了更多港人的意愿:,一如既往,把港澳部分以单独篇章来考虑,巩固及提升香港国际金融、旅游、贸易、航运中心及专业服务的地位,包括巩固及提升香港作为国际资产管理中心的地位。
在容永祺看来,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可以作为内地企业走出国门、进入国际金融先进领域的跳板。他表示,无论是硬体还是软体,都完全具备标准,拥有优质金融人才和成熟经验,完善的司法制度和先进法律系统,加上外汇无管制,金融业与国际接轨。
除了作为跳板外,香港本身还是一个国内外资本连接的纽带。容永祺建议,香港在国家“走出去”战略中,可以继续发挥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作为内地企业“走出去”的重要融资平台和海外资产管理中心,扩大内地企业和个人利用香港平台管理资产和境外投资。
正是有了香港与内地的互联互通,才实现了双赢。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两地贸易额达38913亿港元,比1997年增长2.49倍,占香港对外贸易总额的51.1%;内地对香港直接投资超过3588亿美元,占内地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近六成。截至2013年底,内地累计批准港商投资项目近36万个,实际使用港资累计6656.7亿美元,占内地累计吸收境外投资的47.7%。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