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6 13:55:25
目录
穿戴式装置新势力窜起 香港秋季电子产品展成舞台
VMware:成长不只靠虚拟化 管理监控自动化及终端资安更耀眼
无桩单车共享服务吸引投资人目光 然未来发展性仍存变量
2Q17全球独立绘图处理器出货季增31%刷新纪录
2017年全球强固型手机市场 年增25%、达2,220万支
Roku蝉联美顶尖串流装置市占冠军
TMC出售案无论花落谁家 都将造成全球NAND产业洗牌
瞬间加速快过奔驰 Tesla可有天敌?
物联网时代 显示器产业该追求什么?
香港贸易发展局在31日于台北举办记者会,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的第37届「香港秋季电子产品展」及第21届「国际电子组件及生产技术展」,将于2017年10月13日至16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同期举行,本次展览仍有不少新面孔的产业链业者选择进军穿戴式装置战局,如动心医电、Kids Dynamic等,显示穿戴式装置新势力持续窜起。
智能穿戴式装置市场竞局持续精彩,除了手机品牌业者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苹果(Apple)、小米、Sony等持续猛攻外,新势力也持续进军穿戴式装置战局。为了与手机品牌业者穿戴式装置产品做出差异化,拉远与手机品牌业者之间的距离,穿戴式装置新势力动心医电、Kids Dynamic等也寻求不同的产品策略与市场策略,以求在穿戴式装置战局中突围。
据指出,动心医电原本以生理量测讯号相关算法起家,团队为台北科技大学校友,看好穿戴式装置具有发展潜力,集资成立动心医电,其穿戴式装置具备计算步数、心跳量测,更拥有与一般手机品牌业者产品不同的功能,如疲劳指数、情绪指数、血氧、动态心率、血压算法等。
儿童智能型手表前景看俏,被看好商机无穷,可望打开市场,成为穿戴式装置中亮眼的重要类别。据介绍,Kids Dynamic团队为一群关心幼儿教育的年轻人组成,其团队拥有科技研发、商业管理、营销、创意发想、设计等背景,认为时间教育对于小朋友的养成很重要,其自主设计的软件、应用程序(App)、智能型手表有助父母教育小朋友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
值得一提的是,其智能型手表与一般手机品牌业者旗下设计的电子表不同,Kids Dynamic团队的手表为指针式设计,设计以声音引起小朋友兴趣,并提醒4~6岁的小朋友认识时间,进而培养时间观念,且藉由手表中的传感器搜集小朋友的生理信息,经由蓝牙(Bluetooth)将数据传输至父母的智能型手机后,App会根据Kids Dynamic云端平台所提供的信息,提供适当的育儿建议,也可协助父母安排小朋友的行程,智能型手表会在适当的时间提醒小朋友行程,进而培养小朋友对时间的观念。
此次三星在IFA 2017展览会上发表薄型电视、穿戴式装置、白色家电等多款新品,穿戴式装置方面,加入3款强悍的生力军,瞄准不同消费族群推出,包括时尚多用途、防水的智慧运动表Gear Sport;融入智能功能的GPS升级版运动表Gear Fit2 Pro;突破的第二代无线耳机Gear IconX。
三星新一代Gear装置展现的功能,从强化体适能追踪,到营养和睡眠监测,如影随形激励用户朝目标迈进,身兼生活良伴与健身教练,三星引进全新的智能功能及容易操作的特性,并积极与科技及体适能的顶尖品牌合作,明显聚焦关注健康的消费族群。
展望2017年全球穿戴式装置市场,Gartner预测,2017年全球将卖出约3.1亿台穿戴式装置,较2016年成长16.7%。2017年穿戴式装置销售将创造305亿美元营收,其中,有93亿美元来自智能型手表。智能型手表在2017年整体销售量达4,150万支,并在2019到2021年成为销售量仅次于蓝牙耳机的穿戴式装置。到了2021年,智能型手表销售量将接近8,100万支,占整体穿戴式装置销售量的16%。
以VMware近几年的策略发展走向来看,除了虚拟化落地建置所带来的成长动力外,VMware在管理监控自动化、存储与网络软件定义化、以及终端管理安全性等领域,也有更丰沛的成长动能开始显现。VMware大中华区总裁郭尊华就表示,包括大陆在内的整体大中华区,当前仍处于虚拟化业务的黄金成长期,对于部分导入虚拟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市场,其实下一步要思考的重点就在于要如何善于运用多个不同云端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以VMware大中华区过去几年的发展来看,都维持相当强劲的成长力道,但郭尊华表示,其实在大陆市场,过去几年仍有相当大比例的企业客户仍在评估导入虚拟化,而近1~2年则开始有较多的大陆企业客户真正确定要落实导入,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落实导入虚拟化的企业客户,在启动虚拟化投资建置的同时,也已经开始就长期规画需求进行评估,特别是在虚拟化完成之后的下一步,其中包括后续的应用趋势演变。
郭尊华认为,以大陆企业客户导入虚拟化的需求来看,节省成本、降低耗能这些固然重要,但也可以发现有更多企业客户重视的关键在于可管理性与可用性,特别是在因应未来不同业务与应用需求上,这比降低成本可能更为实在。
VMware台湾区总经理陈学智也表示,就整体市场发展的趋势来看,VMware认为后续成长动能,与市场虚拟化应用成熟度的相关性将会逐渐降低,虚拟化程度较高的市场,对于导入新的应用技术需求反而会更为急切积极。
陈学智进一步表示,以VMware台湾区营运表现来看,2016年的成长幅度仍在整体大中华区稳居第一,而在此其中,台湾最核心的重点仍是企业私有云,就业务发展重点来看,除了虚拟化,另一个明显的需求就在于管理监控自动化,进而逐步将存储与网络软件定义化,另外,在终端管理安全解决方案部分,也看到更明确的需求出现,这与企业机构客户对于安全性的认知与需求明显提升有关,透过内网与外网隔离、或者是虚拟桌面等功能技术,都可让企业客户得以更完整建立网络信息安全系统,而不只是透过购买导入多家不同厂商的解决方案,分别就特定目地进行安全防护。
而对于VMware近几年持续主推的混合云、跨云与多云策略,陈学智则是认为,目前混合云在台湾还处于初期起步阶段,而跨云或多云则也还需要时间酝酿。
以VMware与AWS的跨云策略上的合作来看,陈学智就表示,后续在台湾市场导入VMware Cloud on AWS等跨云解决方案的时间点,要视AWS在台湾市场规划发展的进度而言,特别是AWS在台湾市场落地的时点,这会影响到部分受到法规或其他因素限制、必须将数据留在本地的企业客户导入此类跨云解决方案的意愿,而包括AWS在内的公有云业者,即使未在台湾或其他地区当地落地建立自有数据中心,其实也可以透过与当地数据中心的合作提供服务,也同样可以进一步为企业客户提供跨云解决方案,在此一基础架构之上,未来也会有更多机会导入VMware在2017年VMworld上所宣布的VMware Cloud Service等多项智慧化SaaS服务。
近年来,「无桩单车」共享服务不断在全球各大城市滋长。然而专家表示,这样的急速成长其实并非因其所提供的交通行动力,而是这些单车共享公司能藉此获得大量数据的可能性将大大提升。基于此点,全球投资者也已注意到,这种以数据为发展优势所带来的获利潜力将颇为可观。
据Drive Sweden网站报导,透过配备有GPS定位系统的无桩式单车共享服务系统,用户可使用智能型手机中的应用程序(App)自行搜寻可用单车的所在位置,在结束旅程时更可任意将单车归还至所在地点,而不用将其送还至固定站点。这类单车通常是透过App或QR-code来进行锁定或解锁程序。
现有新型的单车租赁服务,是采用了结合信用卡与App的方式来运作,可为公司搜集更大量的数据。举例来说,苹果(Apple)在 iTunes上投资了数十亿美元,为的不仅仅只是从音乐获利,更重要的是,还能从中获得更多与用户信用卡有关的信息数据。事实证明,苹果如今除了是一间计算机公司之外,也早已成为全球重量级的金融交易支付业者之一。
然而,投资人对于无桩单车共享租贷业务的关注,还潜藏着一个隐忧。倘若投资人并非对单车产业拥有实际上的兴趣,只是单纯希望藉此挖掘数据并寻求快速的投资回报,那么未来投资者极可能会转而寻求其他拥有更丰富数据的领域。届时,无桩单车共享服务产业便可能面临另一种发展上的危机。
尽管无桩单车共享服务创造了灵活敏捷的交通行动方式,却也衍生出不少问题,包括有人刻意破坏车辆、或车辆因使用而损坏却无法有效维护检修等等。最大的问题是,由于用户可随意弃置归还的单车,造成了大量单车占用机车位置与行人专用道的混乱情形。
对此,部分地区如旧金山便采取了相应措施,已透过制定更严格的法律条款来控管和限制这些共享单车供货商;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亦跟随此风并于近期发布公告,指出共享单车运营商投放的车辆已占用了有限的城市公共空间,目前已决定禁止这类共享单车App的使用,也拒绝让无桩单车共享供货商进驻该城。
研究指出,即使共享单车产业不断快速成长,反应出用户对单车的高度需求,投资者也有愿意投资,但政策制定者却往往无法跟上新兴产业的增长步伐,从而造成政策与法规上的缺乏或落后现象,导致大量单车随意弃置在城市角落。
以大陆浙江省为例,该区已有一个类似于「单车墓地」的场所,因为有高达约84,000辆曾隶属于单车共享公司的单车,已被层层堆栈在该处。专家预期,未来数年这类无桩共享单车的演变和营运,恐怕还存在着许多未知的变量。
在加密数位货币(cryptocurrency),尤其是以太币(Ether)采矿大幅成长推动下,2017年第2季全球AIB独立型绘图处理器(dGPU)出货量季增30.9%。不但创下10余年来第2季最大季增幅度,也翻转了近7年第2季dGPU出货量连续季减纪录。
调研机构Jon Peddie Research表示,长期以来,第2季dGPU出货量一直是全年最弱的一环。近10余年绝大多数每年第2季dGPU出货量都是季减,仅2007与2009年曾分别微幅季增3%,与2%。就过去10年而言,第2季dGPU出货量平均季减幅度为9.8%。
然而2017年第2季全球dGPU出货量却创下季增30.9%,年增34.9%,AIB市场规模达到36亿美元的惊人纪录。在dGPU出货量大增带动下,当季全球包括dGPU与整合型绘图处理器(iGPU)等在内的整体GPU出货量也季增7.2%,年增6.4%。
该机构表示,2017年第2季dGPU出货量大幅成长主长是受惠于以太币的开采。相较于比特币(Bitcoin)或莱特币(Litecoin)等其他加密数字货币,以太币区块创建与验证算法Ethash,采取了不同的区块链架构演算方式。
先前比特币与莱特币等采矿需求,也曾推动2013年GPU出货量的扬升。尤其是超威(AMD)GCN架构GPU,因为特别适合采矿演算需要,出货量因而大幅成长。不过其后随着特别针对采矿需要而开发的各式特殊应用半导体(ASIC)兴起,再加上ASIC售价比GPU要低,使得ASIC取代GPU,成为加速数字货币开采演算的主要设备。
然而以太币采取的Ethash算法,虽然对运算算能力要求不高,但却运用了多层查表法,因此对内存带宽、容量、读写反应时间都有极高的需求。也由于Ethash算法的memory-hard特性,使得先前专为采矿需要所开发的各式ASIC不再具有成本效益,因此在以太币采矿上,dGPU重新再获重用。
而在此一背景下,虽然第2季DT类产品(高阶DT多会配备dGPU)的全球出货量季减18.2%,年减30%,当季dGPU出货量仍然季增30.9%,年增34.9%。除以太币采矿外,游戏类PC对dGPU的需求,同样也是推动dGPU出货量成长的亮点。
目前全球dGPU主要业者仅有超威与NVIDIA二家。第2季超威dGPU市占为29.4%,虽然较第1季27.5%,扬升1.9个百分点,但却较2016年同期30.8%下滑。NVIDIA第2季市占为70.6%,较第1季72.5下滑,但较2016年同期69.1%扬升。
目前超威dGPU市占约已回复到2016年第2季时水平。随着未来几个月该公司Radeon RX Vega系列显卡,以及Vega 11系列显卡陆续推出,或许超威在dGPU市场中的市占,有可能会再攀升到先前历史高点35~40%。
此外,在各业者整体GPU出货量上,第2季英特尔(Intel)、超威与NVIDIA GPU出货量分别季增6.31%、7.81% 与10.42%。
在全球智能型手机整体市场出现饱和、主流手机业者产品创新幅度有限,以及越来越多消费者延长手机更新周期等因素影响下,全球智能型手机市场成长速度正在趋缓。不过最新数据显示,具有抵御恶劣使用环境能力的坚固耐用型智能型手机市场,正在快速成长。
金融时报(FT)援引调研机构CCS Insight资料报导,2017年全球坚固型智能型手机市场将年增25%,达2,220万支,并且此一成长趋势还会持续,在2021年达到5,450万支。
CCS Insight表示,目前Android手机市场已由少数大型业者主导,但这些业者产品大都具有类似功能,使得产品差异化程度越来越低。反倒是强固型智能型手机所具有的耐用性,对已受够一般智能型手机脆弱性的消费者而言,更具有吸引力。
虽然强固型智能型手机仅占整体智能型手机市场(2017全年约16亿支)的一小部分(1.4%),但是随着硬件设计的提升,强固型智能型手机将不再像先前一样笨重,而成为许多劳动密集或野外工作者的首选。
此外,许多强固型智能型手机业者,也开始在产品增加如热成像相机和条形码扫设备等实用功能。包括英国Bullitt Group推出的Cat Phone、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的Galaxy Active与Xcover、日本京瓷(Kyocera),以及知名度较低的Evolveo和RugGear等业者所推出的产品。
在针对产业特殊需要的超强固型智能型手机业者部分,则是包括Sonim、Motorola Solutions与Bartec Pixavi等。
市调机构Parks Associates最新报告显示,美国最大串流装置公司Roku产品市占率仍然快速成长中。报告指出,2017年首季,美国约有37%的家庭使用Roku的装置,与2016年同期相比成长30%。
TechCrunch报导指出,Roku已侵蚀到苹果(Apple)与Google等主要竞争对手的市占率。市面上仅有亚马逊(Amazon)的Fire TV在同期间,具有与Roku抗衡的能力。
2017年首季,Fire TV美国家庭市占率为24%,年增率为16%。这个增加幅度,让亚马逊从Google的Chromecast夺得季军宝座。Chromecast的市占率为18%。紧追在后的Apple TV,市占率滑落至15%,分析师认为Apple TV市占率的骤降,源自于这产品的价格定位。
Apple TV属高价位商品,因此无法抵挡来自Roku的低价位策略。此外,与Apple TV相比,Roku也具购买上的便利性,该装置可于Walmart以29.99美元的低价取得。
2016年秋季,Roku重整公司的串流装置阵容,期望Roku的各类装置能够打入不同客层的市场。这个策略很显然已经奏效,如今Roku的产品阵容不管是对Fire TV或Chromecast dongle打对台的初阶、可携式且实惠的串流棒(stick);或是高阶、4K、内建HDR与声控配备的装置,皆能符合各客层的需求。
就当外界对公司的首次股票公开发行(IPO)计划产生许多讨论之际,Roku也分享了公司的成长数字。7月Roku宣布了公司的用户基础,该公司表示2017年上半的活跃用户,已达每月1,500万个注册账号。这个数字与2016年同期的1,300万相比,成长许多。
近来有另一份报告对Roku赞誉有加。市调机构eMarketer于7月预测,2017年,美国约有3,890万个用户,每个月至少会使用Roku的装置一次。这个数字约等同联网电视约23.1%的市占率。
eMarketer的预测比Roku较高,主因该市调公司是以每个人作为测量单位,反观Roku是以注册账号为单位。一般而言,一个家庭虽仅有一个注册账号,却可分享给多个人使用。
东芝内存(TMC)出售问题,新闻报导大多强调反垄断法审查的影响,即使出资者是与东芝(Toshiba)早有合作关系的威腾(WD)也不例外。其原因在NAND Flash的市场特性,异业进入门坎高,同业厂商数量又少,很容易产生洗牌效应。
东芝内存的主要产品正是NAND Flash,主要用途为SSD或记忆卡的芯片。由于访问速度高于磁带、传统硬盘、光盘,可用于手机的轻薄与耐撞优点,加上因日趋精密的制程大增的容量,市场需求畅旺,2017年出现供不应求现象,价格开始走扬。
NAND Flash最早即是由东芝于1980年代推出,长期以来东芝是该领域全球市占率最高的厂商。直到2008年金融海啸后,东芝投资增产的速度相对落后于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特别是三星从2013年开始量产3D NAND,东芝才让出冠军宝座,退居亚军。
目前全球NAND Flash市占率,三星略高于3分之1,东芝略低于20%,威腾则在15%上下排名第三,美光(Micron Technology)与SK海力士(SK Hynix)约10%水平。但在产能方面,东芝与威腾共同经营的日本三重县四日市市工厂仍居全球之冠,且四日市工厂还有扩建空间,只待投资。
但问题也就出在投资。东芝从2015年起被揭发财报长期造假问题后,迟迟未能摆脱经营困境。特别是美国核能事业,2015~2016会计年度(2015/4~2017/3)连续2年发生大规模会计减损,导致东芝缺乏资金以进行原定的3年8,600亿日圆(约78亿美元)投资计划,如今甚至连东芝本身都面临倒闭危机。
在市场有大量需求时,却因其他事业而无法扩大投资,无疑成为东芝NAND Flash事业的致命伤。此时出售固然可获得拯救公司与NAND Flash事业所需资金,但对于东芝本身而言,失去获利支柱恐难重建;对其他业者而言,东芝内存技术与位居世界前茅的工厂产能,不论最后由谁购并,势将成为一方之霸,是故引起全球关注。
若购并东芝内存的业者并非内存同业,就不会有寡占问题。但内存是个每年不投资10亿~100亿美元研发,就一定会落后竞争对手,进而被市场淘汰的产业,东芝败于三星手中就是范例。非内存业者是否确实了解此一产业的特性,备好充足银弹在必要时刻投入巨额投资,甚至是否能长期维持足够资金,备受外界质疑。
至于同业的威腾、美光或SK海力士,从市占率可知,只要这三家任一家购并东芝内存,都具有问鼎全球市占之冠的潜能。若由三星购并更能让市占率达到50%以上,也让全球主要NAND Flash厂从5家减为4家,寡占问题越趋严重,可以说所有国家都会启动反垄断法审查。
东芝在2017年1月时,仅计划出售NAND闪存事业20%以下股权换取资金,所考虑的就是不违背日本等主要国家的反垄断法规定。但核能事业造成的巨额负债让东芝没得选择,只能背负无法顺利通过审查的风险启动出售案竞标流程,这才带来SK海力士、威腾与东芝之间为争夺经营权酿成的诉讼纠纷,甚至8月中日美韩联盟还遭威腾等组成的「新日美联盟」取代。
若不算日本产业革新机构(INCJ)或KKR等投资基金,目前仍与东芝谈判的三家业者中,威腾与SK海力士都是NAND Flash大厂,鸿海则是拥有充分资金的非内存业者,都有撼动NAND Flash市场的能力。若加上东芝倒闭这一可能性,可以说东芝内存案不论如何发展,NAND闪存产业都会洗牌。
Tesla新车Model 3自7月底推出以来受到包括车迷和车评家压倒性的正面评价,此由其之前收到将近50万辆预购单即可预见,彷佛这款要求一般大众的新车销售就要横扫奔驰(Mercedes-Benz)、BMW以及奥迪(Audi)等竞争品牌,因其性能、价格和外观都非常具有竞争力。但事实上该车眼下仍面临很多挑战,产能不足固为其一,诸多老牌车厂加入电动车市场导致竞争加剧,还有迄今消费者对电动车仍有疑虑等所有电动车商面临的结构性问题,致其未来经营环境之险峻不在话下。
锁定攻击奔驰和Audi
Model 3直接锁定的不只是BMW新款i3(起价42,400美元)、豪华度略逊一筹的Chevrolet 2017 Bolt EV(起价37,500美元)以及2017 Chevrolet Volt LT(起价34,095美元)等电动车,还有非电动车的BMW 3系列(起价33,450美元)、奔驰的C-Class(起价38,950美元)以及Audi A4(起价37,300美元)等低阶豪华车。
拿Model 3和入门款的奔驰C-Class对比,前者时速从0加速到96公里只需不到6秒,后者则须6.3秒。电动车最大的优势就是速度,具备内燃机所没有的瞬间扭力(instant torque),因此传统汽油车在加速上难与其匹敌。
Tesla电动车有别于传统汽车的另一优势,就在其使用现代电子技术。有分析师直言,传统车商惯用3~5年的汽车设计计划,意味他们一旦为其信息娱乐系统以及其他电子控制单元选定电子平台,就再也不做更新,等到新车问世时内搭的电子配备可能已是几年前的老设计了。
而这次Model 3的推出也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就供货商的素质而言,这次亦见到大幅提升。Tesla起初制造Model S时,供货商认为该公司顶多卖个3,000辆,而且最后一定会倒。不过现在情况丕变,Tesla的供货商已从最糟的二线供货商团队,晋升到第一线的供货商团队,这是相当大的一个转变。
此外,该车一直在扩增产能计划,执行长Elon Musk甚至认为该款车不只性能可达顶尖豪华车品牌的水平,其在美国的销量也会在一年内就超越它们。
规划年产能50万辆
根据Tesla的生产计划,是要在12月前每周生产5千辆Model 3,并在2018年底前让产能提升1倍至年产50万辆。该计划果真兑现,则Tesla 2018年生产的电动车数量将超过2016年全球电动车的产量,而该公司在美国国内的销售也将大幅超越美国最畅销的小型豪华轿车BMW 3系列以及奔驰C-Class。
Tesla强大的企图心固然可喜,但眼下该公司也正面临重重困难。
就以销量以及竞争厂商来观察,日本丰田(Toyota)每个月在美国卖出的汽车超过25万辆,在一般车主对电动车的接受度仍旧不高的现况下,丰田传统车销售的优势并不容易被撼动,况且该车商也在发展油电混合车以及电动车。而BMW将在2020年前推出两款新电动车,并正在加速扩张其电动车的产品线阵容;奔驰则计划在2018年前推出四款电动车;富豪(Volvo)则将在2019年改为全部生产电动车;通用(General Motors)旗下的Chevrolet Bolt也早已上路。
上述几家老牌车厂不只经营电动车,在传统车市早已拥有稳定的市占率。Tesla贵为电动车的领导品牌,面对众多业者的来势汹汹,在经营初期就发现难以获利的窘境,只怕未来随着竞争态势加剧将对该公司的业绩造成更大冲击。
在众多业者加入市场竞争下,除了意味电动车的获利难以确保,而且还可预期在油价维持在低档的同时,电动车车价还可能同步走跌,导致获利雪上加霜。即便未来几年驾驶电动车的成本可能降到比传统汽油车还低,不过只要电动车售价比传统车要高出一些,要说服一般主流消费者弃汽油车而就电动车就不容易。总之,电动车的价格还要再低一些,才有机会吸引到一般消费者。
市场对电动车的接受度仍旧不高
Tesla要对大众销售Model 3的另一个最大障碍,就是知道电动车的人还不够多。根据Elektrek报导,以2017年初针对2,500名美国人的一项调查为据,有60%的人仍不知道电动车,此一问题盖过了对于电动车续航里程或是充电站在何处的担忧。电动车产业必须想出一个让市场认为电动车适合所有汽车买家的销售策略。一旦买家认为电动车不是一种不同种类的车,而是一种更好的车,电动车市场才有可能真的热络并且壮大起来。
还有Elon Musk立下在极短时间内大幅提升产能的雄心壮志,绝非一蹴可几。由于产能不足,导致Model 3的很多买家退订,加上Tesla也意识到必须提升产能来提振销售,迫使其必须压缩新车制造时间。但多数车商需要6个月到1年的时间测试新车,才能展开全面生产。而Musk计划缩短此一试车计划的一个方法,是拿该公司的员工做白老鼠。Model 3的第一批生产先出货给员工,如此该车款的任何故障以及问题就会被及早发现。其采用的第二个跳过测试期的方法,则是使用和量产时一样的线路设备来生产测试车。
但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迅速将年产量提升到50万辆并完成销售,就连最挺Tesla的支持者都深表怀疑。因此,该公司要达成其许下的生产以及交货目标不无疑问。
由于产能目标一旦无法达成,后续的交期乃至营收都将随之延宕甚至化为乌有,恐严重影响该公司的销售。鉴于Tesla自成立以来鲜少获利,加上全球电动车市场严格来说仍在开发阶段,因此未来的成长动能难以评断。而更关键的,是Tesla实际上还算不上是一家消费性电子公司,而是一家汽车制造商,其产品的普及性以及获利成长动能都有待商榷。
此外,Tesla改走平价路线,固然能吸引更多市场的目光,但并不保证销售就能一路顺风。由于该公司迄今一直以豪华车的地位自居,也让消费者有了这样的认知,如今改走平价路线造成的认知落差,崇尚高级路线的消费者是否愿意继续买单有待观察。
压低售价还有衍生另一个问题。根据Tesla的说法,Model S和Model X两款车的毛利率约在20%,表现不俗,而Model 3的售价只有这两款车的大约一半,所以如果Tesla无法将Model 3的造价压到Model S和Model X的一半,则其毛利率恐无法维持在20%。
打不赢汽油引擎
还有对Elon Musk最大的问题,亦即所有电动车业者面临的难题,是与其竞争的不只是电动车制造商,而是汽油引擎。Tesla必须接受迄今仍是主流的传统汽车市场的挑战才能存活,而且还需买家集体摒弃石化燃料才有可能,而这迄今仍未发生。
换言之,Tesla必须找出向仍对电动车抱持怀疑看法或是不感兴趣的驾驶人卖车的方法,否则该公司将因承担过多昂贵且不能带进太多利益的扩张计划而摇摇欲坠。
尽管困难重重,Tesla已经重新定义了汽车的研发、制造、销售以及更新,成为电动车界代表品牌则是不争的事实。Tesla果真有能力排除万难在2018年生产50万辆车,并维持与其产能相当的市场需求,则其营收和获利必将跟着水涨船高,并让奔驰和BMW甘拜下风,这将是它成为美国主要豪华车制造商的关键因素。不过即便是最看多Tesla销售的分析师,也不认为Tesla 2018年能够卖到50万辆电动车,加上市场对电动车的接受度仍旧不高,因此Tesla能否自成立以来仅有两季获利的逆境中苦尽甘来,Model 3未来的销售表现至关重要。
我们活在快速变化的时代里,未来的世界如何滚动?每个人各有其想象,但很多时候,科技巨头们为我们擘划了未来的生活。
已经有数不清的科技巨头告诉我们,物联网(IoT)与5G将成为连接人类未来生活的重要通道。5G与4G不同,4G属于智能型手机的时代,具有数据扩散、可连接媒体、可移动性等特点,在4G的时代里,智能型手机无疑是重要的连接端口,但进入到5G的时代后,更多的连网设备需求将大幅窜升,而显示器仍将是最重要的人机接口。
根据群智咨询估计,2017年,全球各个智慧终端设备的显示器销售量约为24.17亿台,其中,电视约有2.3亿台、手机约有14.5亿台、PC显示器约有1.28亿台、笔记本电脑(NB)约有1.54亿台、车载显示约是9,500万台,另外还有扩增实境(AR)、虚拟现实(VR)、穿戴式装置等。
若是5G的时代在2020年来临,传输的速度将大幅提升,用户只需要花几秒钟的时间,就能够下载整部电影或是整张专辑;也因为5G可以大幅缩减传输时间,不会出现延迟,因此各类型的装置能够把运算工作交给云端,无须担心跑起来不顺,就像用户身旁永远有台超级计算机随侍在侧。
那么,在未来的世界里,我们周围的连网设备需求将会大幅提升,不只是现在热门的无人汽车、智慧家庭、智慧工厂等等,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智慧淋浴、智慧咖啡、智慧游艇等等这一类我们较少想象的装置。
这些想象得到或是想象不到的装置,即将改变我们、改变生活、也改变世界。
若是这样,那么,未来世界的显示终端设备可能就不只是现在一年20多亿台的规模而已,10倍甚至是100倍的成长,达到一年200亿台或是2,000亿台的规模,或许很有可能会实现。
若真是如此,那现在的我们,准备好了吗?
最明显准备好的,应该是产能。从2017年到2020年,预估全球8.5代以上的高世代面板生产线至少会在10条以上,其中,10.5代线至少会有7条以上。
若是我们以大尺寸面板主流的三大应用来看,电视、PC用显示器以及NB的总体规模已经趋近于饱和甚至下滑,纵使平均尺寸仍在放大、出货面积还在成长,但也很难去化这么多8.5代或是10.5代的高世代面板产能。
若是再加上仍在扩增的AMOLED面板产能,预估这些在建的总产能在2020年可望形成一年16亿片的供应量,远超过目前智能型手机一年的需求量,这将引发大幅度的产能过剩危机。
对显示器业者来说,要如何消化这些面板产能?将是一个重要的命题。业界当然还是可以依赖各种应用仍在放大的平均尺寸,但尺寸放大总有尽头,路有一天还是会走绝了。
要走出活路,势必得开拓更多的物联网设备终端,这将是显示器业者不得不发展的使命。
专注在电子纸的元太,或许是个好例子。元太早期也做TFT-LCD面板,后来执着在电子纸技术上,在亚马逊(Amazon)、Sony抢进电子书市场后,作为全球电子纸最大供货商的元太,也着实曾有过一番好光景。
只是,好景不常,在苹果(Apple)推出平板计算机iPad之后,电子书市场逐渐萎缩,当大家越来越不看好电子纸时,元太并没有放弃,取而代之的是在沉潜的背后,继续默默做着无声的努力。
近年来,元太积极开拓电子纸生态圈,与诸多不同领域的厂商展开策略联盟,像是Sony半导体、大日本印刷、日本显示器、Rimowa、Terrada、Texen等,发展出各式各样的应用,包括最新款的电子书阅读器、电子纸笔记本、电子纸货架卷标、电子纸行李卷标、智能卡片、穿戴式装置、手机背盖、数字相框、智能精品包装盒、电子纸乐谱以及大尺寸电子纸显示广告牌等。
多年下来,元太坚持走自己的路,靠着电子纸软性、轻薄、省电、常亮、强光下可视等特性,在2017年第2季单季毛利率站上40%的水平,我们不能说元太已经是百分之百成功了,但这样的获利表现,着实让其他面板厂难望其项背。
平心而论,元太锁定的电子纸技术有其利基点,相对于TFT-LCD产业,没有太多的竞争对手也是其优势,但重点是元太积极透过与不同领域的厂商进行策略合作与联盟,善用电子纸的特性,与客户共同开发新产品,并扩大应用面,许多先前未曾出现的产品像是行李卷标、电子乐谱、智能药盒标签等都被开发出来,也因为前所未有,加上越来越多厂商陆续加入采用行列,因而让元太得以gain到高毛利。
这样的模式,或许正是物联网时代所需的,开发更多你我想象得到或是想象不到的新需求,更加重视研发与新产品的开发,增加具有影响力的营销活动,扩大在专长领域中的独特性与不可取代性。
在开拓物联网新应用时,若仍只是扮演传统供货商的角色,将面临较多的障碍与挑战,当世界变得不一样时,试着更深入摸索客户的商业模式、思维逻辑的改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案等,或许也将成为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