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利时艺术家海蒂·芙欧特(Heidi Voet)的作品常常出人意表,她竟然用诸如电子手表、报纸、塑料袋、硬币,甚至水果这样平常的生活材料,创造出让人匪夷所思的装置艺术作品。
“生活中常年陪伴我们的物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但也最容易被我们忽视。”芙欧特花了很多时间在这些物件上,思考他们存在的意义,也在其中探索“社会身份”、“时间”这两个她长期关注的主题。
芙欧特的很多作品是自2006年从布鲁塞尔搬到上海后创作的,她喜欢就地取材,很是“接地气”。其最新个展创作所用的3万只塑料袋,更是直接从淘宝购买。
塑料袋系列
► 我们平时买杂货、蔬菜会用到的一次性塑料袋,也许只有半小时的使用时间,却有着长达500年的生命周期,时间上的反差成为了芙欧特最新作品的触发点。她用3万只塑料袋创作国旗、雕塑和面具,试图反思过去500年的人类历史。
比属刚果国旗(1885 - 1960),2015,塑料袋,103×164cm
迪里耶酋长国国旗(1744 - 1818,现在的沙特阿拉伯),2015,塑料袋,108×160cm
清朝国旗(1889 - 1912),2015,塑料袋,106×165cm
清朝国旗局部
这些国旗用彩色塑料袋悉心编织,它们代表的国家如今都已不存在。在塑料袋生命周期的500年间,大陆板块几乎没有变化,然而在政治上却已经发生了巨变——无数的国家成立、瓦解、变革、重组。
面具系列,2015,塑料袋、木头、涂料、金属线,72×50×47cm
面具系列,2015,塑料袋、木头、涂料、金属线,108×60×46cm
面具系列,2015,塑料袋、木头、涂料、金属线,78×57×55cm
面具系列,2015,塑料袋、木头、涂料,192×98×94cm
这一个个像部落面具的作品由塑料袋编织而成。塑料袋像皮肤包裹其中的物品,面具则赋予佩戴者新的身份,而部落面具更常被用于标志状态更替的宗教仪式。
电子表地毯系列
► 芙欧特选用廉价电子手表这种过去人们常会佩戴的物件做地毯素材。作品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展出时,所有手表会被校准至与当地时间一致,整点时手表发出整齐划一的报时声。随着时间流逝,这些廉价电子表产生偏差,报时声此起彼伏,形成了“交响曲”,这个过程暗喻着时间的失控。
《谢谢/非常好/我们下次再约》,2010,3000只电子手表,600×340cm
作品由3000块廉价的电子手表编织而成,最早在比利时的Beauvoorde城堡中展出。之前,芙欧特看到城堡主人收藏地毯时,为了更长久地保存,而将它们卷在角落积灰,她便想制作一款超越时间而保存的地毯。
《谢谢/非常好/我们下次再约》局部
《6害怕7吗/因为7吃了9/我快失去我所找到的》,2011,4000只电子手表,310×660cm
《6害怕7吗/因为7吃了9/我快失去我所找到的》局部
芙欧特对作品在展厅之外的呈现很感兴趣,“比利时人喜欢把作品放在城堡、历史建筑里展示;而在中国,商场中常常有展览”。《6害怕7吗》被长期收藏摆放在上海k11商场的地铁入口处,每天无数人从上面走过,而地毯中的手表早已无法跟上他们的节奏。
报纸碎片系列
► 在庆典上撒五彩纸屑,来源于异教徒向空中挥撒谷物和米粒这一古老传统。在作品《派对开始了》中,芙欧特用中国报纸的碎片代替五彩纸屑从空中撒落,对她来说这更像是一个遗忘的过程。信息被制造的同时,也已经在消散,被遗忘,而生活还在继续。
《派对开始了》,2013,报纸,尺寸可变
水果系列
► 在这一系列中,芙欧特将不同水果的果皮交换,木瓜披着菠萝的外壳,火龙果与梨互换皮肤,这种像玩耍一样的创作,也与她本人生活在两个大洲、两种文化间的经历相关,渴望融入他人、融入不同的文化。
《同伴的压力》系列,2014 - 2015,纸本打印,30.7×40.7 cm
► 海蒂·芙欧特(Heidi Voet),1972年出生于比利时,现工作、生活于上海和布鲁塞尔两地,是当代艺术中备受推崇的女性艺术家。芙欧特通过玩耍般的创作赋予日常被人们忽视的物品以价值和意义。同时,她的创作与她生活于两个大洲、两种文化之间的个人身份和经历息息相关。
海蒂·芙欧特个展:《500年》
时间:2015年5月29日 - 7月10日
地点:BANK画廊 上海市香港路59号1楼
《艺术现场》欢迎推荐艺术家:art@yit.com
微信编辑:邵波
贝灵悦
这位法国女摄影师花费了两年多时间,跑遍上海大大小小的弄堂——新天地、新疆路、董家渡路、广州路、合肥路、虹桥等,拍摄了30多张雨棚的照片。
Jonas & Nina
他们夫妻俩在上海市郊一个废旧的厂房安家,与施工队一起动手砌砖、处理旧地板,自己动手做家具、房门,把家打造成一个令人惊叹的酷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