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香港投行业变天:外资行迁出中环 中资成为新霸主

2021-07-19 08:45:13

宙斯资本专业股权投资领域:

●以上市公司为主体、整合行业资源,专注与深耕体育健康科技产业投资

●通过一、二级市场投资以及兼并收购等方式,助力企业的发展

●依托香港优势合伙资源,为大陆企业赴港上市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如有兴趣请发邮件至xm@zeuspe.cn,或发个人微信:18653288778


今年年初,陈学彬被派往香港。这位在银行界打拼了二十多年的新加坡银行家,曾经在马来西亚、文莱、日本、印度次大陆和中东市场开疆辟土,但来到香港依然让他十分兴奋。

“大中华区是我们的重点市场,要开拓大中华市场一定要从香港出发,而不能用传统的由外向内的方式,香港拥有了解中国市场和客户需求的人才,”新加坡银行香港分行行政总裁、大中华及北亚地区环球市场主管陈学彬在5月4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他表示,该行计划在2020年前将香港的员工人数增加一倍。

陈学彬一语道出了很多外资银行进入香港市场的心声。香港是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天然门户,已成为全球大型金融机构开拓亚太市场、辐射全球的必争之地。

两分天下的格局

香港是全球银行机构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走在香港中环的街头,汇丰、渣打、花旗等各大外资银行林立。数据显示,早在上世纪70年代起,全球百大银行中,已有70家在香港营运业务,香港拥有的外资银行数量仅次于伦敦、纽约。截至2016年12月底,香港共有195家认可银行机构以及57家外资银行的代表办事处。

回顾香港发展的历史就可发现其与金融开放密不可分。1845年,英国人在香港开设了第一家银行“金宝银行”。8年之后英国渣打银行取得香港的货币发行权,正式拉开了外资金融机构主导香港市场的序幕。香港金融市场的第二次飞跃发展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自由化”浪潮,1973年香港解除汇率管制,次年放开黄金进出口,1977年建立商品期货市场,次年开放银行牌照,至此,香港成为名副其实的“自由港”。


根据香港金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香港共有22家本地注册的银行,外资背景共有7家,包括花旗、星展、恒生、渣打、汇丰、华侨永亨、大众。根据毕马威的报告显示,香港目前十大本地注册银行中仅有恒生、汇丰、星展、渣打四家拥有外资背景,其余则均为中资银行,包括东亚、南商、中信、中银香港、工银亚洲、建行亚洲。

在交银国际董事长、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会长谭岳衡看来,香港回归二十年来,两次金融危机改变了其资本市场的格局,形成了外资和中资金融机构两分天下的局面。

谭岳衡指出,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以摩根、美林为首的外资金融机构开始大举进入香港市场。从1998年到2008年这十年间,外资金融机构在香港迅速发展,成为香港金融市场的主体,并获得了定价权、主导权。外资还通过香港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享受了内地市场蓬勃发展的十年的红利。

然而, 好景不长,2008年金融危机重创了香港的外资金融机构,中资的金融机构大举进入香港市场。在之后的十年中,中资金融机构成了香港金融市场版图中的重要力量。

证券、银行业中资崛起

1997-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袭港,“红筹之王”百富勤黯然倒下,欧美券商趁机崛起,在香港IPO市场占有率高达85%,二级市场占有率达70%-80%。然而,时隔十年后,美国次贷引爆全球金融危机,欧美券商纷纷撤退,中资抓住机遇顺势发展,截至目前,中资券商已经占到香港IPO市场份额的70%。

据统计,2016年以保荐人身份参与香港主板IPO的券商中,有19家参与2个以上项目,其中10家为中资券商,6家为美资投行,而在参与数目达6家的券商中,中资及美资各占2家。

根据两年内参与IPO项目的数量计算,香港前十大IPO保荐人榜单中,仅有摩根士丹利为外资,其余9席均有中资或港资券商包揽。

某外资投行高管5月3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由于很多中小型中资券商的加入,竞争加剧导致承销费用不断下降,“目前香港IPO的投行费率大约为2.5%,相比之下美国则达到7%,尤其是在市场气氛比较火热的时期,很多计划上市的公司觉得找谁都可以上。”该高管说。

市场人士认为,中资券商的崛起与香港金融市场本身的上市公司结构、投资者结构的变迁密不可分。从上市公司结构来看,香港市场上有1900多家上市公司,其中,内地的上市企业数量占51%,市值占64%,这就给中资证券公司提供了业务资源。随着中国内地与香港市场的融合不断深入,越来越多来自内地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机构成为香港市场的投资者。

谭岳衡直言:“十年以前,在香港的IPO市场上,中资机构很难作为一个主要的服务商,最多只是有个别项目参与其中。如今,在一级市场上,中资投行已经是绝对主导者,占据了约70%的市场份额。这主要是因为香港市场过去十年的发行主体大部分是内地企业。中资投行与内地企业有天然联系,就有机会抓住一级市场的业务。”

然而,目前外资券商仍然在香港二级市场牢牢占据主体地位,仍然维持着外资基金、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格局。据统计,中资证券公司在香港联交所的市场份额只有15%,而外资机构仍占据了绝大部分的交易量。

公开资料显示,港交所根据交易量将香港市场的券商分为三组:A类券商是排名前14的大券商,B类券商是排名15-60的中等券商,排名60之后的则归为C类。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A类券商仍以外资为主,仅有少数中资券商如中银国际、海通、中信、中金成功跻身A类,交银国际、国泰君安国际等属于B类,香港大部分中资券商仍属于C类券商。

受惠于近十年来多项内地香港合作政策的推动以及中国内地银行业兴起的国际化浪潮,包括兴业银行、上海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多家银行纷纷进入香港市场进行收购或投资,设立分支机构。

随着这些中资银行的陆续进入,香港回归二十年来,外资银行在香港市场的占有率不断萎缩。根据毕马威的报告显示,香港中资金融机构总资产占香港银行业总资产比重由1997年末的11%上升至2016年末的35%;香港中资金融机构贷款及存款业务占香港银行业贷款及存款业务的比重分别由1997年末的11%以及22%上升至2016年末的39%以及34%。

相比之下,外资在香港保险市场的寡头垄断格局则更为牢固。1980年至1990年期间,也正是外资保险大举进军香港期间,保险业在金融服务业中的占比上升了2.26%。由于发展时间较长,香港保险市场已是较为成熟的国际市场,大牌保险公司林立,竞争十分激烈。截至2016年6月底,香港共有161家获授权保险公司,其中约半数在海外注册成立。

数据显示,2016年香港前三大的保险公司占据了近50%的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五位的保险公司中,有4家是外资(保诚、友邦、汇丰、宏利),仅一家为中资背景,即国寿海外。

外资行陆续迁出中环

中环是香港金融业的代名词。能够在中环的国际金融中心(IFC)、置地广场、交易广场上班是大多数香港金融业人士的骄傲。一直以来,中环地区向来是外资金融机构的大本营。

然而,近年来随着大量的中资金融机构进入香港市场,甲级写字楼租金亦水涨船高,迫使一些外资机构纷纷另觅他处,甚至迁出中环核心CBD,从中亦可窥见中外资机构在香港金融市场的实力较量。

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香港,中环写字楼的租金则已“贵”绝全球。仲量联行在2016年12月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香港的甲级写字楼租赁成本远超同为国际级城市的纽约和伦敦。香港中环的甲级写字楼每年每平方英尺租金为302美元,相比之下伦敦西区为197美元,纽约中城区为194美元。

早在2010年,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瑞信(Credit Suisse)等外资大行陆续从中环迁至维多利亚港对面的九龙ICC(环球贸易广场)。

2014年,花旗集团(Citigroup)在九龙东以54亿港元购入一栋21层办公楼,并在次年将该行3000名员工迁往新办公室。此举据称遭到了很多花旗员工的激烈反对。与此同时以其命名的花旗大厦亦挂上了新的名字。

2016年下半年,汇丰银行在位于铜锣湾WeWork服务点租下300多张办公桌以压缩办公租金成本。摩根大通则在2016年第四季度在九龙东的海滨道领展项目承租了22.5万平方英尺的写字楼面积,将现有分散于旺角、沙田、港岛东等多个办公地点进行整合。

今年3月底,美国投行高盛在铜锣湾利园三期租下9.3万平方呎(约8640平方米)的办公室,将后勤部门从中环中心迁出。

“一些中资银行、保险公司、财富管理机构仍然在中环积极扩张,他们主要的目标是一些地标性超甲级写字楼,比如国际金融中心、太古广场、友邦金融中心等。”戴德梁行香港写字楼部代理服务高级董事阮仲贤透露。

数据显示,2016年中环甲级写字楼新租赁成交达到50万平方英尺,其中60%的租赁方是中资企业,这些中资企业又以中资金融机构为主,而2015年该比例仅为31%。



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敬请谅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