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研学府之一,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及服装学系致力为社会培育优秀人才及专业人士,把科研成果转化到应用范畴,造福人类社会。
纺织及服装学系于1977年成立,其历史可追溯至1957年在业界支持下而建立的工业专门学院纺织系,是香港纺织服装教育的先驱。
学系提供本科课程、授课式深造课程及研究式深造课程,在业内享负盛名。多元化的课程涵盖纺织品及时装设计、纺织及服装技术、零售及营商三大范畴,锐意培育新一代纺织及服装业精英,让毕业生能学以致用,全面发展,成为业界首选的毕业生和社会未来的栋梁。
学系拥有强大的教学和科研团队共二百多人,他们均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凭着他们的科研精神和成就,再配合先进的教学和科研设施,以及与工商界紧密的伙伴关系,学系致力紧贴服装及纺织行业的发展,以应付市场的挑战,保持全球服装及纺织教育和科研中心的领导地位。
Q & A
受访老师:忻浩忠教授
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及服装学系讲座教授兼系主任
Q:请谈谈本届毕业生设计作品发布主题和设计理念,有哪些亮点呈现?
A:二十三位服装及纺织学士课程的应届毕业生按各自选的主题,精心设计和缝制了一系列三件作品。二十三套作品经过老师及业界人士严格甄选,包括十一套梭织系列、八套针织系列及四套女装内衣系列。针织系列及内衣系列所用的物料,以及设计和生产指导,均由香港及内地制造商和供应商赞助。
每套作品各具特色,例如,突破传统的男装剪裁;崭新的针织缇花图案;大胆创新的数码印花图案及面料创作;注入时尚运动服元素的男装剪裁;细节位选用非主流物料,并以工业工程的概念来缝制等等,必定令观众目不暇给。
Q:为了准备本届大学生时装周,院校老师带领学生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A:由于今次参与大学生时装周的学生都是应届毕业生,他们经过四年的学习、暑假实习、海外游学、以及参赛经验,同学们不但能运用五花八门的物料和技术于他们的设计,亦能掌握各种缝制技巧,再配合他们独特及大胆破格的构思,拥有自己风格的系列就顺利完成。
老师们提供设计上的指导之余,亦运用与业界良好的关系,为同学联系香港及内地制造商和供应商,为他们配对赞助,使学生的创意转化成实物,在台上演出。此外,老师们与制作及推广单位保持紧密的联系,确保发布会的顺利进行,从而让同学们专注他们的创作。
Q:请您谈谈学校对服装专业学生在未来发展、就业方面进行了那些积极的尝试?效果如何?
A:为了装备学生成为敏于思辨及精于解难的未来领袖,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及服装学系的四年全日制「服装及纺织(荣誉)文学士学位组合课程」于去年全面革新,课程内容理论与实践并重。
首年学生须修读纺织、设计、营销及科技等综合科目,掌握基础知识后再按个人兴趣及事业发展方向,从五个组合:「科技」、「内衣及运动服」、「设计」、「针织时装设计及科技」、「市场营销及零售」,拣选其中一个专业范畴继续修读。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多元化,旨在扩阔学生个人专业领域,去配合业界未来的发展趋势。
除丰富的课程内容,学系亦一直与业界伙伴保持紧密合作,推行「校企协作教育」及暑期实习计划,为学生安排到本地及跨国大型时装企业等不同机构的岗位工作,让他们能巩固课堂知识,更可于毕业前累积相关工作经验,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学系的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十分理想,九成毕业生获本地或跨国企业受聘,公司管理层都非常满意他们的工作表现;亦有同学创立自家品牌及继续修读硕士或博士等研究学位,于业界不同位置都大放异彩。
Q:可否给大一大二的学生一些学习指导和建议?
A:
首先,设计是一个解难的过程。老师教授各方面的基础知识,同学亦有很多机会尝试,每天累积经验,再运用创意,将问题以设计思维去解决。日常所接触的东西,可能就是灵感的来源。故此,我们能创作多少东西,就得看看的我们吸收了多少东西。同学们除了加深对时装的认知以外,更应该接触不同的文化领域,将其融会贯通,创造出独具个人风格的设计。
此外,要时刻保持对时装的热情及信念。当同学毕业后,他们会面对包括创作上、制作上、财政上、营销上等大大小小的挑战,稍有软弱,也未必能支撑下去。所以一定要有很强的意志和信念,才能继续追寻理想。
最后,很多年轻设计师在初期都努力寻找设计方向,而且经常拿不定主意。我建议大一大二的学生应开始花点时间去寻找自己欣赏的事物并加以研究,当中一定有其与众不同的部分,当你可以归纳到一些特色,加上你的想象力及创作力,你便可以发展出自己风格。但要紧记,时装不但是设计师眼中的艺术品,它也是一件商品,能够让设计师孤芳自赏之余亦要有市场价值,创作时要顾及市场上的需要及趋势,方可令自己的创作更具持续性。
因此,大一大二的学生要时时刻刻都要紧贴市场的脉搏,提高市场触角及审美眼光,机会是留给有准备和有下苦功的人!
更多精彩请关注:
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官方网站
http://www.cgfw.org
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官方微信
媒体报名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