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50年前的春节,一块豆腐,让家里老人一夜未睡…...

2022-04-01 10:34:42

领导者的摇篮,新爱婴早教中心欢迎您!

地址:迎宾路口东侧太平洋超市2楼。

距离春节还有10天,家里的年货准备好了没?你是否知道,50年前的春节,你家中老人们手里的那张年货清单,和你手中的这张,有着天壤之别。

70年代:限购的春节,

年货买什么,一切全凭票

很多50、60年代甚至更早出生的人,一定对以下这种票据有印象:

这是两张70年代春节期间的花生供应票,其中一张注明了所能供应的份量:半斤。250g,吃起来恐怕不够撑过一集电视剧,然而,在那个年代,这却是一家人春节难得的物资。


而类似的春节物资供应票,在70年代在全国各地广为普及,内容包括各种副食、肉类、米面、酒类、布匹等。不过,拥有票还不等于就拥有了票上的物资,还必须经历漫长的排队,能不能真的买到各种年货,年夜饭到底能把什么端上桌,孩子们是不是都能做身新衣裳,有时候凭的更多的是运气。

而在70年代,因为物资紧缺,过节送礼的最高规格,就是一个沉甸甸的点心匣子,这种而今已经绝迹的质朴包装,当年却是很多人难求的宝贝。


这种“凭票购物”的状态,一直延续到了90年代,然而越到后来,物资越来越丰富,计划经济下的春节,已经渐渐成为了人们的记忆。

80年代的春节煤油票

90年代的春节菜油券

80年代:最好的年货,

是看一次彩色春晚

如果说80年代什么事情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最大,电视走进家庭,应该可以当选。尤其是彩色电视的诞生,更是让人们的视界有了从未有过的体验,能拥有一台彩色电视机,全家看一次彩色春晚,对于很多家庭而言就是最好的年货。

而那时最难得的供应票,也已经从粮油副食,变成了一张彩电票。

80年代彩电票

现在看80年代的照片,我们或许会觉得有些“土”,但是那却是人们消费习惯最日新月异的十年。倒儿爷的出现,,南方的服装、电子表和各种电子小产品,成了过节时候最好的礼品。


90年代:烟花炮竹,

开始消失在一些人的年货单上

到了90年代,物资逐渐丰富,凭票购买的经历,也在这十年间成为了历史。人们的年货单子越拉越长,然而,由于一些城市开始实行春节禁放规定,烟花炮竹从很多人的年货单子上被划掉。

而90年代,人们过年还多了一件事要做,那就是通过BP机给人拜年。从数字寻呼机,到汉字寻呼机,再到后来价格不菲的大哥大,一台无线通讯设备,是很多成年人心中最想要的春节年货。



除此以外,人们的年货中还出现了各种“洋货”:的开心果,的蜜枣,越来越多的新奇年货在90年代进入了我们的生活……而对这一变化最高兴的,就是孩子们了。

00年代:保健品进入年货名单

说到00年代的新年货,便不能不说到以下这两位:


这两位大爷大妈,在00年代开始声名大噪,并且至今每年依然会出现在电视里,每年一款新造型。与之同步流行的,还有那句“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XXX”的句式。


以此为代表,00年代人们的生活中突然有了各种保健品的身影,当人们不再为温饱发愁,于是更加关注健康,而这些保健产品,也成为了春节时候孝敬老人、馈赠亲友的最新选择。


最近这10年:最好的年货,

是回家的车票

到了最近这10年,过年,已经不再意味着物质的难得丰盛。我们不用再等到过年才去买一身新衣服,或者才舍得吃上一顿珍馐,越来越好的经济条件,让我们早就不用等待某个具体的日子再去犒劳自己。人们欢庆春节的形式,也不仅在于吃穿住行,旅游尤其是出国游,成为了很多人年货清单里的常见选项。


如果说,年货清单里有什么是最想拥有的,恐怕,就是一张回家的车票了。


不用抢票的年代,我们希望过年的餐桌上,家人可以多尝一些平日里难得的吃食。而今满桌的美味,如何回家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则变成了最大的考验。


然而,这一年的奔波,离开家乡,远离家人,又何尝不是为了有能力让家人的笑脸更灿烂一点。离开又回去,回去又离开,春节里送给父母和亲朋的礼物,就是陪伴。


小编寄语:

50年前,家里的老人为了春节能吃上豆腐,排了半宿队。

50年后,我们为了能陪家里的老人说说话,抢了半宿票。

年货虽小,洞察50年生活巨变,春节虽短,浓缩民生消费大观。

记得给小编留言喔~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