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虞城初雪飘,一日震川七课争。
数据挖掘要求明,设计复归操作忙。
苏州高中教师基本功竞赛,课题为数据挖掘,提供了淘宝内部数据与NBA相关数据。 同时一日七课,听过以后想法如上面的歪诗。
数据挖掘,老课题矣!然数据背后,意义不见,谁需为何,挖掘不显,一师数生,终为操作任务累,终是未见惊艳之思路。
所谓挖掘,须得先见主体,谁要挖掘,为何挖掘,目的明确,同理而入,方得挖掘真意。
淘宝数据,买家卖家,何种心态,可否神入?影响销量购买的心态因素众多,何不研讨一二,尽数罗列,取其一而挖,择其善而掘。
NBA数据,老板教练皆有不同需求,观众媒体各有不同关注,中锋后卫自有不同表现,非对篮球了解深入,无从挖掘。
数据挖掘,可否考虑被动挖掘与主动挖掘。
被动挖掘,我们训练技术工,各项操作熟练,你既提出要求,我自给出结果,结论你可自行分析,我只管数据操作,不管有无意义。
主动挖掘,我们培养同理心,代入各类角色,主动提出需求,选择工具,尝试挖掘,观看反馈,探寻数据背后的意义。即便技术不熟,但思路有之,教材百度自可补救技术的欠缺。
得数据者得天下,数据指明方向,数据可以说话,数据真是万能的吗?
百无一用是数据,越多的数据越让人迷惘,越多的数据越让人困惑。数据是冰冷的,数据是沉默的,问题让数据有意义,思路让数据变灵动,需求才会唤醒数据,需求才会呼唤技术。
无欲无求的学生,如何挖掘数据?
简单安排的任务,如何具有意义?
哪些数据是我需要的,哪些意义是需要我了解的,哪些推理是需要我证明的,哪些困惑是需要我探究的。问题不显,问题不明,以任务代替问题,以操作淡化思维,挖来掘去终是一场空。
公众号尝试中,对于您的点赞、转载和分享都不胜感激,谢谢到访,谢谢关注辰时陈信。
关注 辰时陈信,陪你一起走信息技术教学之路,和你一起分享读书的笔记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