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色↑↑↑“校长传媒”免费订阅
【李希贵专栏】
老师,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第一次”
文|李希贵(北京十一学校校长)
“我们家长、老师苦口婆心地说了十几年,可孩子们并不买账。而“第一次”体验,却叫他们终生难忘。”
1
1996 年 9 月,我到高二(5)班参加一个由学生自己组织的主题班会。
一名女生站在讲台上,显得异常局促,她的脸红到耳根,声音微小而且打着战。她清了好几次嗓子,说:“同学们,请大家原谅我,因为这是我自上学以来,第一次面对这么多人讲话。”
第一次!太不可思议了。
11 年的学校生活,11 年的成长,她竟然是第一次在公众场合讲话。如果再这样混过一年,在整个中小学教育中她就有可能连这个“第一次”也没有了!
太可怕了 ! 但这却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我们给学生创造的“第一次”机会实在是太少了,许多学生只好走到社会上再去完成人生的“第一次”。这是教育的失职!
此时,学校艺术节刚好要组织“招标”,我想,让学生把主题确定为“尝试‘第一次’”不是挺好的吗?中标班级的学生也蛮喜欢这个创意,于是就这么确定了。结果,这个“ 尝试‘第一次’”的主题,使艺术节上净是些“意外的收获”。
2
先看一眼高二(1)班李大为的一篇日记。
艺术节是件挺叫人高兴的事,可我们班中标的项目却叫我有些失望。开餐馆?太没有挑战性了!做饭、炒菜,真没劲!
哎,艺术节的主题不是“尝试‘第一次’”吗?我也弄个“第一次”干干。对了,当采购!餐馆的采购员应该算是个重要角色了,蹬上三轮车,在市场上与小商小贩们侃侃价格,多神气呀!
角色定下来,餐馆的老板找碴儿来了,给我们来了个“三不得”:供菜时间不得晚于早上 6:30,各类菜价不得高于批发市价,从市场到餐馆损耗不得高于 2%。
要买批发价的菜,那就必须到批发市场去。我们到市场上一打听才知道,批发市场是4点钟上市,5:30就全撤离了。要买到批发价,肯定要在3点半以前起床。可我们几个全是“叫不醒”的大懒虫。
机械钟加电子表。闹钟把爸爸、妈妈全吵起来了,就是没有叫醒我,幸亏爸爸手劲大,扯着耳朵,拽着头发,才把我弄了个半是醒来半是睡。蹬着三轮车走到半道,我好像还在打呼噜呢。
市场上人头攒动,我从来没想过,比太阳早起的人竟然是这样多。原来只是从歌词里知道,环卫工人好像起得很早,想不到卖菜的比环卫工人还要早,这样推测一下,菜农们还不知多早就要下地收菜了……
菜买回来,到餐馆里一交货,问题就出来了。先是短斤少两,把规定的2%损耗减去,还少了12%;然后就是菜的质量不好,用经理的话说,有些菜像茼蒿、芹菜,已经老得牛都不能吃了。
经理说两句也就罢了,大厨、二厨也插进来,“西北风里加蒺藜”,直把我们几个搞得眼红耳热,但又奈何不得。人家说的也确实有道理,成本在第一道关口就抬上去了,下面的经营难度就大了,没有价格优势,要想招揽顾客,必将是难上加难。
这个“第一次”,教训实在是太深了,经理、厨师们,给我们机会吧!看我们明天的第二次!
3
当然,第二次采购也并不尽如人意,但却避免了好多第一次的错误。
也是在这个艺术节的“美食一条街”上,有一个摊位格外引人注意,有四个人高马大的男生守着一个茶水摊在卖大碗茶。
大家都感到非常奇怪,每一个摊位都是学生自己投标选择的,他们四个身强力壮的男孩子怎么会选择这么一个项目?
我走过去问他们,才知道这几个学生将来打算经商,现在想借这个机会研究一下经营方略,尝一尝做买卖的滋味。他们告诉我,四个人总共凑了18块钱买茶,水是从学校锅炉房免费打来的。两天下来,口干舌燥,尝遍了酸甜苦辣,总共才挣了16 块钱。
过去,家长叮咛,老师告诫,说钱来之不易,虽然嘴上不说什么,可心里并不服气,私下里想:现在不过是花你们的钱罢了,将来挣钱了,一挣就是个“万元户”,什么十万八万还不是滚滚而来。现在看起来,钱还真的是来之不易!
我们家长、老师苦口婆心地说了十几年,可孩子们并不买账。而“第一次”体验,却叫他们终生难忘。
4
在后来的艺术节上,、税务所、技术监督局和银行营业室都组织起来了,一个个高中生摇身一变成了局长、会计、化验师……
有了尝试“第一次”的经历,学生开始自己去寻找“第一次”了—— 有一天,我偶然发现了一名女生的周记——《让座后的目光》。
这位学生写了自己在返校的公交车上给一位抱孩子且身体有残疾的妇女让座的故事。她在日记中写道:“这是我第一次给别人让座,尽管从小学开始老师就教我们助人为乐,但直到今天我才真正理解了助人为乐的真义。因为当我站起来的时候,我明显地感受到了满车赞许的目光,甚至感受到了身后目光的灼热,喉咙里有一种热乎乎的感觉。
以前老师在课堂上讲学,该给别人让座,但我从来没有什么感觉,也从来没让过座。今天我有了这种感觉,以后再面对让座的时候,我再也不会无动于衷了……”
人生是由无数“第一次”组成的。在学校生活中我们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第一次”体验,尽可能地让学生主动寻求“第一次”体验,这样的经历会影响学生一生,这样成长起来的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时代和光怪陆离的社会。
不要把这些都留到学生踏上社会之后。那样就意味着我们的教育使命没有很好地完成。
(本文节选自源创图书《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李希贵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
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的氛围,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教育就不会有多少问题。
延伸阅读:
李希贵:不要轻易对学生做结论,不要轻易挥动处罚的大棒
李希贵:学校改革,首先得改“人人都可以指使老师”的现状!
李希贵:儿子18岁后成兄弟,名校办分校最终也应这样
李希贵: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给孩子父母的忠告: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
北京市十一学校章程
:我为什么推荐北京十一学校
孩子若不懂与世界如何相处,所有的教育都是徒劳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