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很多地方当年都曾在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辉煌的过往,繁荣的街市,被人们称为云南的“小香港”都有哪些呢?快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蔓耗,傣语,意为河谷,原为蒙自县管辖,叫蛮耗,1977年划属个旧后改称蔓耗。蔓耗经济始于东汉建武年间(公元25-26年),蔓耗古渡口航运开始有历史记载。由于蔓耗是蒙自至越南保胜(今老街)必经之地和红河航道的起点港,蒙自海关同时在蔓耗设立与关口岸和滇南水陆联运的中枢。1897年6月蔓耗办理的海关关税改在河口办理,但蛮耗仍作为中心码头一直延续到1910年。当时每天码头吞吐量数千吨,高时逾万吨。航运外联香港和越南,陆路内通蒙自、个旧、昆明,同时也使他本身很快发展成为云南少有的外来流动人口达万余人的繁华城镇。
【曾经的大码头已是一片荒草】
【“抗美援越”时修筑的桥梁遗迹】
从1889年开关到1910年滇越铁路开通前的22年,蔓耗进出口总额达到1亿多关平两,占全省贸易总额的80%以上,远远超过思茅和腾冲。在铁路没有修通前,主要靠马帮和木船运输,从昆明至蒙自,马帮驮运,9天;蒙自到蔓耗,马帮驮运,2天;蔓耗至河内,木船运输,下行12天,上行19天;到河内就可以换乘海轮。经蛮耗关进口的商品多达百余种,主要有棉花、棉布、煤油、五金机械、粮食、烟草、染料、军火等十种。80%的进口商品由蛮耗转销云南内地和贵州、四川的部分地区。
云南生产的有色金属锡、铜、铅、锌及丝绸、白药等名特产品经此道出口,欧洲出品的部分日用品如当时稀罕的洋火柴、洋烛、洋铁桶、洋灰(水泥)、洋伞、马灯等之类亦由此道进口。
蔓耗是一个古老的渡口,个蛮古道是个建古道、个开古道、个蒙古道、个元古道等六条古道中最重要也是最闪光的一条古道。
这条古道属中越古道中的陆路段。据1853年蔓耗残碑记载,当时蔓耗渡口仅有“水夫”16家。但开关后,商贸发展迅速。紧接着清政府的海关税务司,法、意、德、美、日五国的领事馆以及商号、洋行、餐馆、酒吧、医院、剧院相继在此建立。蔓耗一时间人声鼎沸、街道繁华、灯红酒绿,房屋鳞次栉比,号称云南“小香港”。
这里被称为“一城两国”,由于与越南一河之隔,这里充满了越南的“味道”。
每天晚上这里五步一歌,十步一舞,上百人会这里自弹自唱,载歌载舞,再加上越南街上的风情万种,河口县这里被称为“小香港”,这里的夜晚五光十色,完全不像是一个小县城,也与河对面的越南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河口,又被誉为滇南明珠,位于云南省的南端,在红河,南溪河主航边,而座落在中越交界处,国境线长193公里,与越南老街市、谷柳市隔河相望,中越三县市鼎立,形成红河“三角洲”共同发展经济的态势。
这里因绿汁江得名,大家亲切的叫她小绿汁,隶属于玉溪易门县,县志里关于此地的记载有这样的描述:两山壁立悬崖陡壁……峻谷奇险如画……
这里因为地理位置特殊,包含了六种气候带,所以出现了很多山石地貌和险滩峡谷,绿汁江两岸高山对峙,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变得生动形象,江中石头色彩斑斓,仿佛在诉说着绿汁故事。
差点忘记说,这里还有一绝,小绿汁的山路108道弯,踩刹车踩到脚软,专治“不晕车”,把你甩到吐。
绿汁,这座曾经的铜都,它不像其他小镇那样繁闹,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它让人忍不住想去静静感受。
721平方公里的小县。有山有水有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大多数通海和通海以外的人,记忆最深的是六七十年代,我只记得在小镇上,有座属于云南四大名山之一的秀山,坐落在小镇南部环境清幽钟灵毓秀,匾山联海花桩百样殊省内外闻名。游人如织车来车往,镇北有湖叫杞麓湖高原的明珠,通海人民的“母亲湖”。
清澈见底碧波荡漾,渔舟唱晚沿湖稻花香两岸,小镇传统的轻手工业兴盛发达。
银饰制品手工布伞劳保用品彩印包装,糕点食品豆沫糖绿豆糕,名特小吃甜白酒木瓜凉水葱花饼,样样都是声名远扬传四海,“小上海”“小香港”“小昆明”说的都是通海的繁荣和昌盛,家家户户都有小庭院。
碧色寨,地处云南省蒙自县草坝镇南边,碧色寨车站是鸦片战争后修建的,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的火车站之一。
这个比邻火车站的小村庄原名叫“坡心”,一个法国驻蒙自的官员发现这里依山面海的美景,为火车站取名“碧色寨”,小村庄便因火车站而得名,并与之同名。
火车经这里北上可以到达昆明,南下可以直达越南。因轨距比现在国内通行的标准轨窄43.5厘米还要窄,所以称“米轨铁路”。
从1910起的30多年时间,碧色寨一直扮演滇越铁路沿线第一大站的角色。等待运输出国的大锡、皮毛和大米装满了仓库,火车的汽笛声,搬运工的号子声昼夜不停,法、英、美、德、日本和希腊人接踵而至,纷纷在这里开设洋行、酒楼、百货公司、。
每天有四十余对列车在此经停,拉人装货,洗车加水,热闹非凡;美女富商,洋酒咖啡,错落杂陈。其开放和繁华程度,在滇南一带无首屈一指,昆明人、越南人艳羡地将其称作“小巴黎”、“小香港”。
沿着“米轨”行走,欣赏着两旁中式和法式风格迥异的建筑群,感受着当年这个边陲小寨的繁华。
红瓦黄墙依旧在招摇过市,到处渲染着法式浪漫的气息,一直在不卑不亢的诉说整个滇南的故事。法国式的砖木结构建筑,加上古老文明的中国习俗,一楼一底处处洋溢着超凡脱俗的文化气息,仍旧充满时间魅力。
远去的铁路,寂寞的站台,高高的水塔,斑驳的墙壁,失明的信号灯杆,就像一幅斑驳的油画。
冯小刚导演执导电影《芳华》曾在这里取景,于坚老师也在这里拍摄过纪录片《碧色车站》这里有历史,可是不像圆明园一样被大家熟知,这有一种落寞凄凉。
这个地方是具有1400多年历史的云南驿古驿道,因为云南驿机场的建成,一时间这里热闹非凡,出现很多像医院、咖啡馆、茶室、酒吧这样的设施,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在那个时候这里也成为了中外闻名的小纽约、小香港。
当时,在云南驿,不仅驻有金发碧眼的美国、英国、印度三个国家的援华军人,还云集了操着我国四面八方口音的军人、商人和劳工等。
紧接着,,成立了一些相应的机构,完善和扩建了一大批设施。
美国人还在云南驿设立了一家规模较大的空军医院,云南驿开起不少餐饮店、招待所、商铺等。
在云南驿小街上有咖啡厅、北方水饺店,还有像是广东人的早茶店等等,各种肤色不同的人在云南驿都可以见得到。
,祥云境内、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外地劳工、商人达10多万人,当时,在水资源以及粮食、蔬菜、肉类等食品较为短缺的情况下,祥云县向盟军和中国军队供应粮食达二百万斤,蔬菜几十万斤,禽蛋、肉类十多万斤,供应柴、煤上百万斤。
畹町"系傣语,意为"太阳当顶",所以人们喜欢把畹町叫做"太阳当顶的地方"。
畹町人口二万多,市区仅五千多人,是全中国最小的城市之一,是云南的三个边境开放城市之一。
最为出名的应该是畹町桥,这是中国西南之门户,320国道之终点,滇缅公路之锁钥,从这里前往缅甸边城南坎、九谷、木姐和腊戍。
畹町亦有边境"袖珍城市"之称,但他却是西南陆路通往缅甸和东南亚国家的主要通道,曾经被称之小香港,是中国率先进入小康的城市在畹町出去的瑞丽江上泛舟漂江,是非常让人神往的一件事。
瑞丽,这个以风靡全国的杂志《瑞丽》同名的城市,西北、西南、东南三面与缅甸山水相连,村寨相望,毗邻缅甸国家级口岸城市木姐。
是中国唯一按照"境内关外"模式实行特殊管理的边境贸易区,是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国西南最大的内陆口岸。中缅贸易60%进出口业务是从瑞丽口岸进入的。
在瑞丽,你可以随处见到做珠宝生意的商人,这里是中国重要的珠宝集散中心,也被称为“东方珠宝城”,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也是中缅油气管道进入中国的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