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港真讲真"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
想要體驗法國的文化和藝術氣息,其實不需親身前往,在香港也可以。自1993年起,每年五至六月,香港都會舉辦「法國五月」藝術節,把法國藝術文化帶來香港。至今為止,「法國五月」藝術節已走過了25個年頭,不但為香港觀眾呈獻超過500個一流的節目,更成為亞洲最大型的法國藝術節,奠定了「法國五月」在香港的藝術地位。
2018年「法國五月」藝術節以「向大師致敬」為主題,重新演繹大師經典,其中包括了回顧法國歌后伊蒂‧琵雅芙 (Edith Piaf)傳奇一生的音樂劇——《玫瑰人生》。而在香港樂壇也有一位天后有著與琵雅芙相似的人生軌跡,她就是梅艷芳。
「望著海一片滿懷倦,無淚也無言……心中感嘆,似水流年,不可以留住昨天,留下只有思念,一串串永遠纏……」一代歌后梅艷芳低吟淺唱的這首《似水流年》,不僅是粵語流行曲中的經典,彷彿也是她和她所處時代的寫照。光陰荏苒,2018年是梅艷芳逝世15週年。早前有電影公司宣佈,落實在今年5月開拍改編自梅艷芳生平的電影《梅艷芳傳奇》,藉此緬懷這位一代巨星;而適逢今年「法國五月」藝術節也有向法國歌后伊蒂‧琵雅芙(Edith Piaf)致敬的音樂劇《玫瑰人生》,令人不禁連想起兩位歌后傳奇人生中的相似之處。
兩人出身貧寒 梅艷芳童年賣唱幫補家計
仔細觀察梅艷芳的一生便會發現,她與伊蒂‧琵雅芙有著許多相似的地方。首先兩位歌后的童年都比較坎坷、感情生活上也都有著或多或少的遺憾。其次兩人都在50歲前因患上癌症去世(琵雅芙48歳時因肝癌去世;梅艷芳40歲時因子宮頸癌病逝)。此外更令人感到巧合的是琵雅芙在1963年10月11日逝世(也有記錄指琵雅芙在10月10日去世),而梅艷芳則在1963年10月10日出生,這些巧合難免令人覺得兩人冥冥中似乎有著甚麼連繫。
不過與由經營歌舞廳的祖母撫養成人的琵雅芙比較,梅艷芳的童年還算幸運,可以在母親和哥哥、姐姐的陪伴下成長。由於父親早逝,家境貧困的梅艷芳4歲半時便與姊姊梅愛芳搭擋,跟隨媽媽創辦的粵劇訓練班和歌舞團「錦霞歌舞團」,在荔園、酒吧、街頭及各大小歌舞廳登台賣唱養家。其後姊妹兩人在十多歲時分別以「依娜」和「依依」的藝名登台演出,當時梅艷芳是「依依」,梅愛芳是「依娜」。因為要兼顧學業和養家的壓力,梅艷芳初中沒念完便輟學。
出道一曲成名 紅足20多年
1982年,梅艷芳參加無綫電視主辦的第一屆新秀歌唱比賽,憑藉一曲《風的季節》奪得冠軍。由於她的嗓音沉厚及充滿磁性,與徐小鳳相似,所以被冠以「小徐小鳳」的稱號。出道後,梅艷芳隨即在1983年以《交出我的心》日文版出戰東京音樂節,並奪得「亞洲特別獎」及「東京電視獎」兩個獎項。隨後梅艷芳相繼推出《赤色梅艷芳》、《似水流年》、《壞女孩》、《烈焰紅唇》等唱片,屢創唱片銷量記錄的同時,更以百變的形象逐漸奠定了樂壇天后的地位。當年梅艷芳與譚詠麟、張國榮、陳百強三人合稱為當時香港樂壇的「三王一后」,而她在香港樂壇的影響力和受歡迎程度,直到去世前都沒有減退。
除了歌藝卓越之外,梅艷芳的演技也十分精湛,多次當選影后。在1987年至1988年,梅艷芳憑藉主演的電影《胭脂扣》,同時獲得台灣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以及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成為「三料影后」。
此外,成名後的梅艷芳還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在許多賑災募款的活動中都可以見到她的身影。2003年香港沙士期間,梅艷芳曾協助舉辦「一比九十九」演唱會,為香港社會打氣。不料數月後梅艷芳對外宣佈患上子宮頸癌,而當時已深受癌症困擾的梅艷芳,仍堅持在03年11月完成8場個人演唱會,似乎是想在舞台上向觀眾告別。之後梅艷芳於03年12月30日凌晨2時50分,因癌細胞擴散導致肺功能衰竭逝世,終年40歲。
一代巨星殞落 帶走一個時代
當年成龍在梅艷芳去世後曾說﹕「阿梅不止是屬於演藝界,她是屬於全香港人」,而很多悼念梅艷芳的活動都把她稱呼為「香港的女兒」,認為「香港不可能再出現另一個梅艷芳」。誠然現在已不可能再找到一個像梅艷芳般具有影響力的藝人,這全因她短暫的一生貫穿了香港幾個重要的時代。
六、七十年代,香港社會雖因進入工業化令製造業發展迅速,可是大多數家庭的生活仍然艱苦,很多人都像梅艷芳般,小小年紀便要出外討生活幫補家計,但這群人仍對未來充滿期盼,無畏無惧地踏平前路崎嶇。隨後香港經濟在八、九十年代飛速發展,一躍成為「亞洲四小龍」,而當時香港的歌影視產業更是在亞洲引領潮流。這時梅艷芳與許多抓住機遇的港人一樣趁勢而起,從「小歌女」蛻變成為璀璨巨星。
她的一生經歷了香港人懷念的「獅子山精神」時期,見證了香港蛻變成「東方之珠」的輝煌歲月,渡過了回歸和千禧年,不料就在「沙士年」最後的兩天,她離開了,獨留經歷了「生死劫」的香港社會面對不確定的未來。這難免令人覺得梅艷芳把時代也帶走了,而她帶走的除了那些令人懷念的時代,也為「小雲雀」、「小歌女」憑藉努力和機遇,蛻變成「鳳凰」、「歌后」的童話故事劃上了句號。
徵
稿
《港真》月刊及本公眾號徵稿,
如有興趣投稿請將稿件電郵致﹕
hkfact2017@hotmail.com
一經採用,稿費從優。
港
真
讲
真
長按右邊二維碼關注
公众号ID
HKfact2018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本公眾號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