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 | 谢微鹏
副主编 | 叶 琴
撰文/ 编辑 | 梁宗霞
校对 | 彭钿锋、陈泽秀
01
近年来,大量资本进入零售终端,新零售的概念也越来越火。以往建立在调整商品结构、培育特色商品、装修设计翻新等方面的革新似乎已经“被过时”,科技化、数字化、生鲜化、餐饮化等元素逐步引领了这次新零售的变革,市场上也迅速涌现出了一大批或创新、或复制的以“街市”为主题的新零售商业。
街市,除了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见证了一个地区的社会发展,同时,它还承载了许多当地的特色老店、特色文化。然而,在新零售正红火的当下,我们也可以看到:对于很多投资建设者来说,太多人忽略了街市就是文化的一部分。对于发展街市,除了注重方便快捷、易于管理和经济收益,更应该结合本土文化及发展历史,传承精华,并深入商户,助其保留与发展。
逛喜欢的街市,遇美好的人,唠街坊邻居式的嗑,体验独特的文化,感受生活的喜悦......这,或许才是我们理想中的街市。
今天,小编带大家从香港街市的发展历史来看看香港当前最in的街市是如何打造的。
02
传统街市
早于 19 世纪,香港大埔、元朗、九龙城等地每周开市一两次买卖商品。当成为英国殖民地后,香港才开始出现街市,由于传统市场多数都是设立于街道旁,故此称为街市,如中环云咸街等等。及后,上环、中环和湾仔首先设有有盖街市。
中环街市
图片/ 墟市正货
80 年代,政府开始为各社区进行全面性的规划。由于土地资源愈加紧张,香港开始于不同地区将包括街市的公共设施,从高空发展,兴建成“综合大楼”。80 年代诞生的市政大厦,将体育馆、文娱康乐、政府部门、社区机构甚至是熟食中心及政府办公室放进同一幢大厦内,但街市仍然没有冷气,至 1994 年石湖墟才建有首个冷气街市。
部分市政大楼街市
图片/ 墟市正货
除了“公营街市”,香港还有“私营街市”。
所谓“私营街市”是指所有非政府营运,并以《私营街市规例》作为规管准则的街市。香港房屋协会及香港房屋委员会,提供资助房屋,部分大型屋邨及屋苑依规划设有街市及商场,提供居民日常所需。
香港私营街市一览
图片/ 墟市正货
香港的街市先有“盖”,再有“气”(冷气);又从统一规划,到公营与私营齐行。既保障了城市供应,又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市场活力。随着城市发展,人们开始探索如何改善传统街市“脏乱差”的形象,让买菜成为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以便提升顾客和员工们的满足感、体验感和幸福感。
而今天,小编要带大家看的,就是基于“更美好体验”的探索而诞生的,目前在内地广为人知的香港街市小网红——本湾街市(原小西湾街市)。
本湾街市
图片/ 实地拍摄
03
本湾市场,是原小西湾街市在2015年8月升级改造并更名而来。通过市场业态调整,提升商戶形象、产品讯息、橱窗设计等改造,并融入科技元素,创新打造了“菜市场+餐厅+超市+创新社区”的新兴业态模式。
重新开业后的本湾市场人气旺盛,不仅大大提升了市场份额,更是打造成了香港街市的新标杆,成为众多街市及内地精品超市的学习案例,还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参观(小编就是其中一枚啦~),增加了市场附加价值及品牌价值。
说到玩“新元素”,本湾街市可谓是狠下了一番功夫。
首先是情景式商品陈列及售卖方式,极致细节的场景体验,满足顾客对超市舒适购物体验及菜市场品种齐全的综合需求。
其次是“科技互动+新媒体+特色美食”的完整接入,使本湾市场更智能、更高效、更有趣,服务范围更广、增值功能更多、接待能力更强、市场空间更广。通过O2O营造市场共融、共享、交互的社交生活氛围,打造创新社区生活圈。
橱窗的设计时尚现代
图片/ 实地拍摄
水产交易区延续了传统街市特色
图片/ 实地拍摄
香港首创“i-Chicken”服务。顾客可经视象镜头在鸡贩档现场挑选新鲜鸡,半小时后便可在原处领取处理好的鸡肉。
图片/ 实地拍摄
水产交易区干净整洁,前置的看称打单机,让你买得放心。
图片/ 实地拍摄
水果区的灯光打下来,让人食欲倍增。
图片/ 实地拍摄
整个果蔬交易通道呈“回”字型,,显眼且便于等距离采购。
图片/ 实地拍摄
传统的小吃不能丢,街市里还有很多的传统小吃和现做的各路食材,老少皆宜,美美的幸福感。
图片/ 实地拍摄
延续当地生活习惯,配置报纸书刊文具铺位,可谓是应有尽有。
图片/ 实地拍摄
门口的24小时新鲜水果自动贩卖机,顾客可以使用八达通购买,超级方便。
图片/ 实地拍摄
市场提供wifi、汽车充电线、雨伞、轮椅等多项服务,满满的贴心。
图片/ 实地拍摄
谁说买菜不能高雅,咱们逛完鸡鸭鱼肉姜醋茶,也可以浪漫一把。
图片/ 实地拍摄
岁月匆匆,除了“扫一扫”快速付款,“滴一滴”火速送达......偶尔停下来,逛逛街市,好好体会下慢生活、烟火味,也不失为生活的一件美事。
- end -
珍爱生命 善待万物
欢迎关注“绿善”
一起共同关注新时代下的美好绿色交易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