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周末,小编闲来无事玩最近大火的“撒币游戏”,主持人突然出了这么一道题目:
电影又被称为什么?
A、第七艺术 B、第八艺术 C、第九艺术
(”撒币“游戏……)
答案显而易见,选A,第七艺术,不少网友答对了,但我却答错了,
为此我也痛失了本场的奖金……两块钱……
我为什么没答上来呢?
因为电影根本就不是第七艺术。
“电影是第七艺术”,这句话我们经常能从身边喜爱电影的人嘴里听到,一些电影大号也这么说,答题游戏将它作为常识题出,百度百科里也明确写着:电影,艺术别称——第七艺术;这几乎成为了大家对电影的一种共识,
(百度百科"电影“词条)
但事实真是如此?电影是第七艺术,那前六个是什么?这样的排名有什么根据么?电影又凭什么排到第七?
要提出这些质疑,我们先要了解一下电影“第七艺术“称谓的起源,
第七艺术的说法来源于意大利诗人和电影理论家乔托.卡努杜(RicciottoCanudo)于1911年发表的一篇论《第七艺术诞生》。
卡努杜在这篇论著中首次提出“电影是一门艺术”,并论述了各门艺术的地位:建筑和音乐是主要的艺术,绘画和雕塑是对建筑的补充,诗歌和舞蹈融于音乐,电影则是这些艺术的综合,所以电影是第七艺术。
先看这篇诞生发表的时间:1911年,那时电影诞生才不过16年(1895年电影诞生),
(《火车进站》1985)
世界电影刚处于起步阶段,别说IMDbTop 250一部都没拍出来,那会连有声电影、彩色电影都还没出现,卡努杜为什么这么急于给电影下定义呢?
这也是拜当时的艺术环境所赐,
首先,我们要先明确的一点是:电影是科学技术的产物,是纪录现实的机器;
也正是电影先天的机器属性,电影诞生初期,那些所为的社会文化名流,认为电影就是机械复制现实,毫无创造力,根本就不是艺术;
(《水浇园丁》1985)
此时热爱电影的人就急了,马上开始考虑如何把电影摆脱“低级趣味”,提高到艺术的地位上来,
他们想到的方法,就是证明电影也遵循着传统艺术的基本原则,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迎合,给电影下个艺术的定义。
为此电影研究者们发表了一系列证明“电影是艺术”的文章,其中最著名就是卡努杜的《第七艺术诞生》了。
看明白了吗?《第七艺术诞生》并不是真的要研究电影本身,而是想通过这种做法为电影获取社会地位(今天有些人把电子游戏称作“第九艺术”也是这个意思)。
但稍微有点艺术常识的人都知道,现今对艺术的定义早就没那么狭隘,那么高不可攀了,
有人问:“什么是艺术?”我回答:“什么不是艺术?”--毕加索
(毕加索工作照)
况且艺术是依托媒介而生的,而电影从诞生之初就搭载着一种全新的媒介系统:利用光与声来展现时间与空间的影像系统。
电影当然可以称之为艺术,而且是一门全新且独特的艺术。
以现代的眼光看,卡努杜的《第七艺术的诞生》就显的非常过时了。
不仅如此,卡努杜对电影是综合艺术的定义,在其发表后没几年就有人开始反驳,
英国电影理论家拉尔夫·布洛克1927年就在《不是戏剧,不是文学,不是绘画》的文章中指出:
“换言之,电影是以一种新的方式来看待生活的。”
之后也有不少的电影理论学家证明电影是独立的艺术,与传统艺术无关。
所以60年代以后,国外电影理论界就基本没什么人再拿“综合艺术”、“第七艺术“来概括电影了。
(斯坦利·库布里克工作照)
但“第七艺术”这一错误说法,至今仍在国内流行,好像约定俗成一般。
会造成这一现象,我觉得是由于各种历史及“其他”原因,国内一直都没建立起一个有效的艺术体系,导致大众至今对艺术的概念缺乏认知,
大家一看到“第七艺术”里“艺术”这两个字,立马就有种高大上的感觉,也不管是啥意思,随口就用上了,
另一方面,有些对电影感兴趣的,粗略了解了一下《第七艺术诞生》对“电影是综合艺术”的定义,看似还有几分道理,也就认同了它的观点;
那电影究竟是不是“综合艺术”呢?
有人会说:电影里有故事,有表演,有构图,有音乐,而这些也对应着文学、戏剧、绘画、音乐的属性,所以电影是它们的艺术综合,有什么不对么?
(女主手中拿的小说《微暗的火》是《银翼杀手2049》部分灵感来源)
注意,这个推论里有个一个明显逻辑错误,
因为电影诞生在其他传统艺术之后,电影拥有和它们相同的元素,所以电影是其他艺术的综合;
那如果假设电影诞生于其他艺术之前,按照以上逻辑,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绘画是静态的电影,音乐是声音的电影……电影岂不是艺术之母了?
通过旧的现象与新的现象的共通点,来定义现象之间的从属关系,本身就是极不科学的,以此得出的结论也不具备说服力。
“对于某些人来说,新事物不是旧事物的手抄本,那是不可思议的。”——法国著名导演雷内·克莱尔
(雷内·克莱尔 René Clair)
电影确实拥有和其他艺术相同的元素不假,但这并不能说明电影就是其他艺术的艺术综合,甚至可以说电影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文学、戏剧、绘画、音乐属性。
先说说为什么电影没有文学性:
电影与文学的关系,这恐怕是电影几大“艺术性”中最常被大家提到的,因为电影与文学看似确实有不少共通点,
除了都有叙事功能外,还有那么多小说被改编成了电影,而且电影也需要剧本才能开拍,似乎都能下结论:没有文学就没有电影了。
对于电影与文学的叙事功能,我国著名电影教育学家周传基老师说的好:
“在有些人看来,只要讲故事那就是文学,幼稚!”
无论在文学或者电影中,叙事都只是功能,并非属性,不是必然的存在条件,文学可以不需要叙事(意识流),电影同样也有没有叙事的电影(先锋电影),所以叙事并不能作为电影与文学联系的依据。
(超现实主义电影《一条安达鲁狗》)
文学的本质是以文字系统作为媒介,再现创作者的所思所见,读者读文学作品时,需要通过这些抽象的文字符号来脑补具象的情景,
而电影则完全相反,电影是通过光波、声波给你完全具象的场景,观众再从这些具象的场景中揣测出抽象的含义,
两者因为媒介的不同,带给观众的信息传播方式完全不同,创作时的思维模式也不同。
文学里可能需要几页纸才能描绘出来的一个场景,电影一帧镜头就解决了,而且更加的准且清晰,电影靠画面所能传递的信息要比文学多得多。
所以电影剧本的创作与文学完全不同,剧本里不需要对场景有过多的描写,也不需要细致到描写每个角色的神态动作,这些都是影像需要做的工作,
剧本是影片极不完善的技术基础。——英格玛·伯格曼
(英格玛·伯格曼)
而关于小说改编的电影,那就更不能作为论据了,
首先,并不是什么小说都能改编成电影的,只有有商业价值或者群众基础的小说才配改编电影,所以,改编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商业行为,
其次,前文也说了,故事并不能作为文学的属性,小说改编电影只是借鉴了小说的故事,其媒介完全不同,要将文字媒介转换到电影媒介,其间要做得工作无异于重新创作一遍故事。
这也是为什么奥斯卡有最佳改编剧本奖,但对于故事来源,却没说设立一个原作者奖的原因。
(第67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阿甘正传》)
电影更不具备戏剧性:
某种程度上来说,戏剧剧本与电影剧本有相似之处,但最后生产出来的成品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戏剧空间的限制,观众的视角完全需要遵随着演员的指引,所以戏剧是演员中心制,矛盾冲突全由演员的对话推动,
但电影却不是,电影的空间是自由的,随着摄像机的纪录和剪辑的运用,各种景别、机位的切换,我们可以有更多的角度来观察故事的进行,有时一个物体或者动作的特写,就足以主导故事的进行,这是戏剧无法做到的。
同样由于表演形式的不同,演员表演的方法也有不同,电影可以无限复制,演员只需在镜头前表演一次就足矣,但戏剧却需要演员无数次的重演,所以戏剧演员常用体验派表演(将自己完全带入角色),而电影演员则常用方法派表演(可以用类似情感代替)。
至于电影所传承于戏剧的三幕式结构,对于《低俗小说》这类解构主义的作品,你又怎么用三幕来解释呢?
(《低俗小说》)
电影的绘画性,则总是提及到电影画面构图对绘画的借鉴,
确实,电影的画面需要构图,但那仅是单组镜头素材,电影是由多组这样的镜头组成的,这样多组镜头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电影的空间,并没有视觉的限制,
绘画有明确的画框,这个画框里的内容即是它的全部空间,表达它全部信息,电影的画幅却限制不了它的信息,画幅外的空间一直存在。
比如,《银翼杀手》的美学灵感部分来源于爱德华·霍普的画作《夜游者》,你在电影中能直观看到那个完整的未来世界,但画作却很难让你想象到如此宏观的空间。
(《银翼杀手》与《夜游者》)
电影没有音乐性则更好解释了,音乐大概是所有艺术形式里最抽象的了,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信息在不同的人耳中有有不同的含义,
电影里的音乐的含义却完全取决于画面,音乐与画面结合,才能表达此刻电影想要表达的意义,音乐在此刻也获得了唯一的含义。
不信的话,你可以试着找一部没看过的电影的原声专辑听一听,想象其要表达的意义,听完之后再去看电影,电影里音乐的运用绝对会与你的想象有偏差。
综上所述,电影确实不是综合艺术。
一定会有人问:就算电影不是综合艺术,不是第七艺术又怎么样呢?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可能对于电影如何定义并不重要,毕竟大家称电影为“第七艺术“也都是出于对这门艺术的尊敬。(虽然“第七艺术”的定义其实是有点贬低电影艺术地位的意思……)
但这样的定义对于电影行业的从业者和想进来的年轻人影响就比较大了。
电影是门视与听、空间与时间的艺术,由上面的粗略分析也可以看出电影具有比其他艺术形式更宽广的表意方式。
“第七艺术“却忽略了这些,一味的强调电影是其他艺术的综合,视电影中的时间与空间于无物,忽略场面调度、蒙太奇等电影独有元素的重要性,
用其他艺术的思维来制作电影,甚至只用文学的思维来制作电影,这样无疑是限制了电影的发挥,将电影沦为了复制其他艺术的工具,对电影的发展百害无一利。
然而事实情况是,我国电影市场仍在生产大量的只会依靠对白推动情节,丝毫不会运用画面来讲故事的电影。
一些不错的短片导演,拍起长片来也就只会堆砌情节,要知道诺兰的《敦刻尔克》这样精彩的电影,剧本也仅有70页而已。
(《敦刻尔克》)
不光电影市场,甚至一些电影教育机构也在进行着错误的教育,就像周传基老师接受某次采访时所说:
“人家的电影学院是教学生怎样拍电影,而我们的电影学院是教学生怎样在电影里搞文学。
甚至在国内出版的《电影艺术词典》里至今将“第七艺术”、“综合艺术论”奉为。
我们总说要学习好莱坞电影,但当好莱坞开始用视觉来讲故事时,我们还是抱着别人已经抛弃的理论不放,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试想一个对电影有热情的年轻人,看见并相信了这些错误的理论,光去研究文学、研究戏剧、研究音乐去了,还怎么培养他对于影像的想象力呢?
电影诞生才不过百年,我们也不希望它就没落,特别是在中国这个崛起的电影大国的土地上,我们也希望能看到更多优秀的作品和电影人,
(《霸王别姬》)
给电影甩掉“第七艺术”这顶旧帽子,不仅是为电影正名,也关乎中国电影的发展,有正确的教育引导,电影才能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所以,下次再和人聊电影,要是对方张口就来电影是第七艺术,你基本就可以和这人say goodbye 了,因为这人不是真的爱电影,顶多是个“伪文青”。
如需转载授权请在后台留言
「 关注剧角 」
搜索 剧角映画 或 magilm_forever
关于电影,你总想知道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