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香港理工大学交流心得

2020-11-08 07:24:49

2018秋香港理工大学交换生项目申请截止时间3月23日,详细信息:

http://fao.tongji.edu.cn/29/02/c4111a76034/page.htm

请感兴趣的同学抓紧时间~



分享(一)


经济与管理学院   纪翔宇


       收到Polyu的录取邮件时心情是分外激动的,因为高中的时候就非常向往香港的大学,刚好能有这个机会去看一看,亲身体验一下香港的教学和生活,感觉自己是十分幸运的,在这次交换过程中自己成长了许多,无论是独立生活去适应一个陌生的环境,还是主动地去与别人交流尤其是与自己文化差异比较大的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更接触和认识了一些出色的同学。

       香港理工大学坐落在红磡,交通非常便捷,学校旁边便是地铁站。我们的宿舍距离教学区800米左右,条件设施都非常齐全,宿舍是两人间,在宿舍2楼有很多不错的运动设施,包括室外的泳池,健身房,舞蹈室。

理大的教学周只有13周这点和我们学校不大相同,开学的几周总是比较轻松的,周末学校里的学生社团会组织很多有趣的活动,我参加过一个徒步旅行的活动,local students 带我们去了香港的老中环,看到了很多上个世纪的建筑还有一些艺术的涂鸦和壁画,中秋节的时候还参加了做月饼的活动。

       在交换期间我选了五门课,主要是一些可以互换学分的专业课,也包括一门换不了学分但我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课。大多数课的模式是lecture的形式,在课堂上还是以老师讲为主,但偶尔老师会提问,主动上去展示会加分。学期过半,学习就会比较紧张起来,我当时有3门课有期中考试,还有一门课要提交论文和准备小组展示,所以一方面忙着备考,一方面还要费劲脑力地思考怎么完成一篇英文的论文,在当时我觉得这是对我是个考验。因为之前没有完成过专业方面的英文论文,当时一时觉得不知如何入手,所以主要是在google scholar上先查阅了很多相关的论文资料,然后确立好主题和思路。香港的老师对论文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management & organization这门课要求学生的references起码包含10篇学术性或行业期刊上的论文,一些老师对于学生论文的评判标准也包括参考文献的数量,数量越多质量越高老师认为你花了大量的时间在literature review上,所以会给予一个不错的分数表示鼓励。除此之外,每篇论文都要提交similarity index,也就是相似度分析,这一方面督促同学的论文要有原创性,一方面也让同学在参考别人的论文时不是直接照搬而是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感觉这里的商科对于计算的讲解会比较多,考试计算也占到分数的一半以上,理大的优势科目是会计,据说是全港第一的专业,会计类的课听不少同学说是难度较大的,而且有一个专业是将Finance和Accounting结合起来的,感觉非常具有竞争力,因为金融专业其实与会计也息息相关,金融的同学如果能具有较好的会计素养可能是更有发展潜力的。在这些课程中有些课在我看来是难度很大的,因为之前没有相关的专业英文词汇的积累,而且学的内容比较多,所以一开始就抱着非常认真和投入的状态去学,基本上都是尽量把课本提前看一看,大致了解后再去听就会好很多,但有些课也是没能及时跟进,所以就学得不是很充分,但总体上感觉自己完成的还可以,就是一些得了B+的课让自己略有些惋惜,如果再主动一些,努力一把应该会有更好的成绩。

      这学期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group project,学商科的同学一定再熟悉不过这种学习模式了,每门课都有group project,所以学期的后半段基本是全身心地投入在这些小组作业里。个人觉得许多课老师出的group project的题都比较经典,既限定了一个合理的范围,又给同学发挥的空间,还提供了一些思路的引导,所以效果都比较好。在小组合作中,我还发现了很多同学的思维是比较严谨的,同样是收集数据,我可能就在网页上直接搜索,所以数据的准确性往往是难以保证的,但一些同学非常会使用学校图书馆提供的数据搜索平台,就会提前预约好类似bloomberg 之类的数据平台,然后去那上面采集更为可靠的数据。还有一个project,我的组员有不少国际交换生,显然需要我克服语言障碍,这些留学生大多来自北欧,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让他们的思维非常严谨,而且学习习惯也很好,做事情总是提前完成,我觉得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可能也提醒了我要改掉procrastinate的坏毛病。

       总之,交换的这四个月我收获了很多,虽然一个人离开了曾今熟悉的圈子来到陌生的环境总会有一些孤单,但是只要充实起来就会好很多,很多Polyu的同学都非常友善,我也结识了一些很好的朋友,我觉得这次交换也算是一次对于自我的小小突破吧,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段经历。




分享(二)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刘向晖


       我去香港理工交换是希望能走出去看一看,总是觉得如果大学时没有到境外体验一下,毕业后可能机会就越来越少了。于是我就报名参加了这个项目,接下来的一个学期就来到了香港。


1.学在香港

       我去的是大三上学期,也恰好是专业课比较集中的一个学期。在香港选课几经调整,最后选了五门课程,包括理大电机系和资讯系的课。课程多平时也稍有一些紧张,在理大专业课也会有不少assignment,有些要求在网上提交,有些写在纸上提交。大致而言,我感觉是课程和作业难度不同课之间差异很大,有的assignment一小会儿就可以完成,但我也有过为完成一些课程的作业在图书馆苦思冥想很久。学校的老师一般是香港人或者内地人,上课时一律用英文,课件作业也都是英文,但课下讨论也可以用中文提问,不过前提是老师如果能听懂普通话。我觉得我上的几门课的老师人都很随和,和他们讨论时很少觉得拘束。每门课每周有一次lecture,时长2-3小时,中间会有休息。专业课很多会有tutorial,用来讲习题;工科课程还会有laboratory,平均每门有3-5次,要完成实验报告,以小组形式完成。所以尽管每份报告篇幅都比较长,但平均分到每个人手头的负担都不重,而且在小组中可以认识一些香港本地学生或者在香港读书的内地学生,从而更好地融入新环境。



Z座的教室



学校图书馆,拍摄于刚开学时,人很少,但到期末会一座难求



校园一角


       然后是关于成绩。要想回同济对换到优,在香港理工要拿到A+或者A。第一周上课时老师会讲成绩构成,平时作业提交后的分数可以在网上查到,有些老师还会给出不同分数段对应的名次。我上的五门课都有期中考试,还有几门每次快下课的时候会发in-class question,要求快速完成在下课前提交。甚至有门课有onlinequiz,要求在手机上完成题目,答题结果会自动计入平时成绩。大体而言平时学习方面觉得挺严,当然,平时付出多期末考前就不是特别紧张了。我觉得在香港的一学期是我上大学后时间安排最合理的一学期,平时每周都把该弄清楚的弄清,期末考试前就没有出现以前的忙乱,我当时甚至感觉复习时间比较充裕,基本不需要着急。期末难度同样不同课之间差异很大,但大部分都不会很难。只要把tutorial讲的问题都学会,考试都会很顺利。但确实有的课考的很难,班上大部分同学都写不完,好在这样的情况不多,我选的五门课中也只有一门期末题量很大,做起来感觉有困难。

 

2. 住在香港

       理大生活硬件条件很好。宿舍是两人间,两张单人床,室内设施齐全,台灯、无线路由器什么学校都会为你准备好,我们宿舍甚至有一台小的冰柜。宿舍楼位置很好,周边超市、公交、餐饮、理发等常用生活服务齐全。我倒是记得香港理发价格确实很贵,如果不想里一次就花费几百,可以尝试去黄埔街一带的小理发店,价格会便宜很多,而且服务态度足够令人满意。学校食堂觉得有些油腻,特别炒菜之类不像同济丰富,加上我个人对米粉、烧味之类接受能力有限,就总感觉选择范围比较窄。另外食堂也有些偏西餐,特别记得早上煎鸡蛋很多时候都是五成熟的,拿刀切一下能发现蛋黄还都是液体状态。刚开始老是看见流出来的蛋黄就觉得很不舒服,倒是后来见多了也就慢慢习惯了。到后半学期逐渐在饮食上感觉好很多。

       最后是在香港游玩。我到期末考试结束之前出去的很少,平时杂七杂八的事会很多,虽然很多时候有心出去转转,但不是学完时间不早了就是自己也没有力气出去了。现在回想起来自己有时也感到吃惊,我第一次过海去香港岛是在理大上了一个半月课之后,尽管学校到香港本岛也只有公交车一站的距离。不过不到香港亲身经历,就很难体会到这座城市的繁华。我现在依旧能记起自己到铜锣湾、旺角这些商业地段感受到的震惊。绚丽的店铺招牌、熙熙攘攘的人群、高大密集的建筑还有街头艺人嘹亮的歌声,都幻化为一段美好的回忆,幻化为我心中的香港。



宿舍內景,拍摄于我刚到香港的时候,东西还没有收拾



维多利亚港



学校周围街景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