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车传书’计划成功实施啦!”一直陪伴我好几个小时的十几位战友,此时都为我松了口气。我看了一眼从云南边境花5块钱买的电子手表,是1986年6月8日凌晨1时45分。我在那天夜里,激动地无法入眠,暗暗祈祷有人能早点捡到那封家书,能顺利送到我的家中。
“飞车传书”效果非常明显,部队返回三天后,妻子就到部队来看我,她也是集团军机关第一个来队探亲的军嫂。当我看到因思念担忧而非常消瘦的妻子,内心一种歉疚之情油然而生。
军人在战场上奉献青春热血甚至生命,这是军人的天职,而他们的亲人却也要承受比常人多得多的精神压力,这也是一种既痛楚在心又默默无闻的深情奉献啊!
纯朴实在的妻子告诉我:在6月8日一大早,天刚蒙蒙亮,车站上就有人把那个摔得伤痕累累,但并没破漏的铁皮罐头和书信送到家。随后又有十几拨人先后到家里捎口信,告诉父母说,你儿子昨夜里坐火车去济南了。等到吃早饭时,消息已在村里家喻户晓了。
又过了一星期,我回家探亲,专程去那个车站,感谢那位当夜值班的工作人员。没想到,那人我以前就认识,他叫张丰华,是一位忠诚职守数十年的铁路工人,我和他儿子是小学同学。他告诉我:“当时军列通过瞬间,看到有一个东西从窗口扔过来,等军列过去后,那东西却不见了,就打着手电筒,在乌黑的夜里找了半个多小时,才找到躺在枕木中间的那封信。还多亏有那条红绸带,灯光一照还挺显眼,不然很难被发现呢。”他对我能想出“飞车传书”这一招很惊奇,觉得特别有创意,非常了不起。他钦佩道:“你们军人的情感还真是挺丰富啊!”我对他说:“军人就应该这样,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要能义无反顾走向战场;当战争结束的时候,就还要继续扮演好儿子、丈夫和父亲这些平凡人的生活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