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2 13:36:37
80多名内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大学生,怀着对新闻相同的向往与热忱,于近日分期分批走进《大公报》。
“一百多年的历史积淀,使得《大公报》在我们面前呈现出独特的厚重沉稳。‘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想继续我们的新闻道路,要学习的还有很多。”首都师范大三学生任德仪于交流后感慨。
图: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副总经理、大公国际传媒学院执行院长徐荷(前排左八)与北京科技大学老师同学们合影
图:徐荷(二排左五)与参加香港传媒行业体验行的同学们合影
图:郭一鸣老师(前排右七)授课后与同学们合影
三期来访的大学生们,既有北京科技大学八期励志计划领导力课程访港学生团,也有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多所内地高校的学生组成的两个访港学习团。
这些来自内地高等学府的80多位年轻人,身处不同地域、有着不同背景,却怀着同样对于媒体的向往与热忱。通过在学院的学习和与香港资深传媒人的交流,他们不仅感受了香港传媒的历史变革与时代发展,更在积极探讨、踊跃交流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传媒及香港传媒行业的认识,丰富了对于新旧媒体的见解。
图:大学生们与香港资深媒体人交流
北科励志领导力课程走进大公
图:徐荷为同学们讲解百年大公史
1月25日,北京科技大学“第八届励志计划领导力培训课程”访港学生团24名大学生杰出代表来到大公国际传媒学院。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副总经理、大公国际传媒学院执行院长徐荷欢迎了同学们的到来,并带领同学们参观《大公报》报史馆,生动讲解了大公百年历史。
图:同学们在《大公报》参观交流
从“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的报名寓意到抗战时期“不在日本人的铁蹄下办一张报纸”的信念,再到《大公报》与历史伟人的故事,徐荷细致深入的讲解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引发了北京科技大学同学们对于大公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深入思考。
同学们随后来到了《大公报》编辑部,近距离体验香港纸媒编辑工作流程,了解了香港报纸文化与新媒体的发展。大文集团结合香港当前环境与时代发展变化,努力转型,全力进行媒体融合升级,得到了同学们的赞许。
图:北京科技大学学生代表向集团和学院赠送纪念品
来访的北科大同学们还派出代表向集团和学院赠送了纪念品,表达了对集团和学院的诚挚感谢。我们也得知,此次来港的不少同学已经被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知名院校传媒专业研究生录取,祝愿他们在传媒之路上行稳致远、一切顺利!
感受采编环境,学习深度报道
图:参加香港传媒行业体验行的同学们在《大公报》编辑部合影
2月1日,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十几个省市,参加“2018内地大学生寒假赴港传媒体验行”的近30名大学生来到了大公国际传媒学院,展开了半日的深入体验交流。
《大公报》副主笔吕少群带领学员们参观了编辑部、档案资料室以及报史馆,详尽介绍了张季鸾、、范长江、朱启平等著名新闻工作者在大公历史上留下的段段佳话,叙述了《大公报》为中国近现代新闻事业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
图:吕少群带领同学们参观《大公报》编辑部
当讲到《大公报》“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四不主义”时,同学们纷纷表露出对于《大公报》“文人办报”的精神、风骨的景仰,以及对于一代代大公报人的专业细致的认同和赞许。
图:同学们走进《大公报》资料室
学习期间,学院还邀请了香港资深媒体人与同学们分享了深度调查报导的技巧和重要案例,给了传媒学子们很大启发。同学们表示,老师讲解“专业且实用性强”,在互动过程中,能真切感受到“媒体人的热情投入”,以及在新闻报道背后的大量付出。
图:吕少群为同学们讲解百年大公历史
新媒体改变了什么
图: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副主席、香港资深传媒人郭一鸣授课
“2018年寒假睿拓大陆传媒学子赴港研修班”2月3日来到大公国际传媒学院展开学习。学院特别邀请了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副主席、香港资深传媒人郭一鸣为同学们带来了“新媒体改变了什么”专题讲座。
图:同学们课上分享对新媒体的理解
郭一鸣老师首先鼓励同学们分组畅谈了对于新媒体的认识和理解,再以极具活力的风格与学员分享了香港的新媒体发展、新媒体的营运实务,并以大量的实际案例对比了新旧媒体,讲授细致、深刻,让学员们纷纷感到受益匪浅。
图:郭一鸣与同学们互动频频
“一直记着课本上的‘四不主义’,这次在《大公报》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感。印象最深的是郭老师对我们的提问——我们是否真的迎来了‘后真相时代’?新媒体带来的改变到底该如何面对?传媒人也好,今日的大众也好,都必须努力在这个时代保持思考。”四川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徐瑾阳在听完老师讲课后如是说。
图:同学们课上专注、认真
在讲座交流结束后,学生们还到了《大公报》编辑部了解了报纸的采编、出版流程。《大公报》编辑部“夜间办报”十年如一日, 坚持将最新资讯送到市民手中,同学们对于香港传媒人的辛勤付出和新闻使命感肃然起敬,“相信通过与新世代传媒人的交流,百年老报也会焕发新的光彩,在传媒界继续发光发热”。
图:同学们在《大公报》编辑部合影留念
收获与感悟
上海理工大学
传播学专业
大三学生 谢之迎
今天在《大公报》参观学习,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新媒体的新知识,帮助我们进一步思考新媒体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真是受益匪浅。
东北师范大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大三学生 孙筱倩
在这个媒体变革的时代,感谢那些一如既往坚持新闻理想的人,他们让每一天的日子,更加真实,也更加闪亮。
首都师范大学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大三学生 任德仪
我们这30个人,不同专业,不同性格,却因为对新闻媒体工作最简单真挚的热忱相遇,很感谢各位《大公报》的老师,带我们了解纸媒生产流程,分享新闻调查的经验技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商管专业
大一学生 魏新琪
来到《大公报》,走入了报纸制作的幕后,还听了老师的倾情分享。我很喜欢老师作为媒体人的那种耿直、真实,听完课程觉得收获良多,深觉每一行业都离不开辛苦和努力,特别是记者或是其他新闻工作者,忙忙碌碌,每一则新闻都沉沉甸甸。
对传媒充满向往与热情的大学生们,从百年大公史中、从香港资深媒体人身上获得了感悟与启示。与此同时,同学们昂扬的精神,为大公增添了朝气与活力。在这万物生长的开春之际,愿他们保持热血、怀揣理想,“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编辑:大公国际传媒学院 杨 振
责任编辑:大公国际传媒学院 赖学韬
大公国际传媒学院创办于2014年,是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旗下教育培训机构,负责统筹内地政府机关、企业单位、社团组织、国内外传媒等团体赴港培训业务,。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
大公国际传媒学院
微信号 : tkimc2016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