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住了五个港漂女生,我总是那个最爱翻家里信箱的人。
这是我爱香港的一点。在这座世界上生活节奏最快的城市,在这个出门可以不带现金的时代,信箱依然固执地安置在香港的每家每户,邮寄、派送、开箱、收信,大到水电煤气、银行账单,小到地产广告、议员宣传册,它的吞吐量是香港人的整个生活,像老朋友相伴左右,念旧而从容。
我总是怀着满心期待打开信箱,拿出一摞信件,一封一封的翻,希望看到“斯里兰卡”抬头的信。
想象它带着一个六岁深皮肤孩子的期待,从热带雨林穿山越岭,几经周转,飘洋过海,又越过石屎森林,最后投进我家的信箱,等待我开启这三千九百公里的奇妙联系。
每当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在牵动怎样一个幼小灵魂的生命轨迹。
一
一切起源于我毕业后在补习社的第一份工作。面对一群乳臭未干的香港学生,初出茅庐的我惊喜而惶恐。第一堂作文课,写《我最崇拜的人》,讲义中列举了好些名人,从政商名流到体育健将,大多数都是普通香港人熟知的。当我提到郭晶晶时,一个学生眼睛发亮,脱口而出:“我差不多天天都看到郭晶晶!”我诧异:“你在哪儿看到她?”“她儿子跟我一个学校,总是看到她来接他。”我心中一惊,大概意识到我面对的是怎样一群背景优渥的孩子。
往后的三个月时间,我异常挣扎,每天经过走廊一排坐着煲电话粥的菲佣,下课时面对一群忧心忡忡的妈咪,开会时顶着老板狐疑的目光,背后冷汗涔涔。我时常在问自己这个问题:我是不是在让富人更富,穷人更穷?或许的确是我呆在象牙塔里太久,刚跨出一步,便要伸脸迎上一个响亮的巴掌,好让我看清现实?
我想不通,所以只想逃避。工作不到三个月,我开始另觅出路,NGO成了我想逃难的避风港。既然厌恶为富人做事,那我为何不直接去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当时世界宣明会刚好在招人做翻译工作,这是一个国际组织,专门帮助贫困地区发展,尤其是儿童发展。我满心以为这是神为我预备的“救赎之路”,从条件上来看的确如此,我是一个基督徒,喜欢孩子,翻译专业。在越多了解宣明会的工作后,我心就越向往,尤其是它助养儿童的项目。接着我顺利的通过了三轮笔试面试,也与总负责人见了面,但当我以为自己已经接近黎明的曙光,神却让我再次陷入沉沉的黑暗中。一切又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二
那段时间是黑暗的。我只感到孤独、无力,彷佛永远要停留在原地,或者更深的沉下去。
而神是我唯一的希望,是我坚持下去的理由。我只能一遍遍问祂:为什么要把我留在一个我不喜欢的工作上?
祂一遍遍告诉我:孩子,相信我,我有我的美意,你只要坚持。
带着些许不甘心,我停止再找其他工作,决心做好每一天神给我的任务。
而我对工作的态度,竟然真的在慢慢转变。我开始在一件件小事上看到感恩之处,无论是和学生互动,和家长沟通,还是和老板相处。我始终无法爱上这份工作,却学会如何在其中学会感恩,学会信实。
而与此同时,我一直忘不了宣明会的助养计划—资助贫困小区的孩子,与他们建立个人联系。在等待宣明会工作回复的那段煎熬时间,我还曾经试探性的和神祷告,如果能让我得到这份工作,我愿意资助一个孩子。听上去多么可笑,彷佛我真的能够贿赂创造万物的神。
但神还是接受这样在绝望中祷告的我,祂没有为我预备这份工作,却继续把这颗参与助养计划的种子放在了我心中。我才意识到,我真正所挣扎的,不是所谓赤裸裸的贫富差距和社会等级,而是我身在其中,如何选择逆流而上,如何在这个弯曲悖逆的世界里保守自己的心。当我真的迈过来了工作上的这道坎儿,我知道,是我响应神对我的信实的时候。
三
我在祷告中一直想要助养一个中国贫困地区的孩子,但当我看到照片上小沃那双天真无邪的大眼睛时,我知道,这就是神为我预备的孩子了。小沃是个六岁的小男孩,斯里兰卡人,他的真名实在太长,所以我就取了他名字头个音节,音译为“沃”,沃土之意。
小沃还太小,写信只能由他妈妈代笔。第一次收到他的来信,他妈妈和我说,小沃还没上学,喜欢画画,特别爱吃巧克力,小沃还说,想看看我长什么样子。我高兴地捧着那张信纸,读了又读,最后舍不得收起,便贴在了衣柜的门内,左边是圆圆整整的斯里兰卡文,右边是宣明会翻译的英文。
我给他写了回信,还寄了一张自己的照片。到邮局投了我在香港的第一封信。
信要先寄去斯里兰卡的宣明会,翻译,再转寄到小沃家里,整个时长花费数月。
在这个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这样的慢却让我格外珍惜。
信寄出去后一个月后,刚好是第一份工作半年,机缘巧合下,我得到了一份新的offer,辞职之时,我在《弥敦道》这篇文章中写下:“我的生活无法在草原上驰骋,追寻天边的落日,望见诗和远方,但我为何只能抬头看到高楼林立挤出的一小片惨淡天空,低头数一数高跟鞋被蹭出了多少道划痕?”我知道,因为那封寄去斯里兰卡的想念,我离诗和远方又近了一点。
就这样大半年过去,我收到过小沃的好几封信,还有他的画——房子,蓝天,花草,这是不是他理想中的家园?
我也寄去了一些想念。
最近小沃开始上小学了,他家又迎来了一个小妹妹。他还说,他想看看我,问我可不可以去看他。
我也想啊,单单想着这件事情,就足够让我幸福了。
经上说:“施比受更为有福。”(使徒行传20:35),我算是初尝到这其中的甜蜜滋味了。我的眼目短浅,常常沉入眼前的柴米油盐,人情冷暖,是是非非,时而欢喜,时而气馁,时而雀跃,时而烦闷,然而因为一封信的距离,能让我越过高山,跨过海洋,去到一个天真的孩子身旁,和他一同在树丛中奔跑歌唱,如果只是天真,也请让我保持这样的天真,永远不要变。
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马太福音 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