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戴庆成:香港文化的没落

2023-05-25 17:04:50

【3353】重磅!傅达全:傅說诞辰祭祖活动的总结汇报暨收支明细

灵州傅氏|铁证!圣人傅說后裔迁居灵州都山圣里,城彼朔方900多年!

傅幻石|殷商金文中的重大发现:“父乙”就是傅說

傅国公庙|傅剑波:颖国公傅友德祠堂记

【正本清源】傅必然:也议“傅”和“付”,明朝奉政大夫傅吉,本姓傅!


来源|狮说新语




香港著名专栏作家林燕妮上月底因癌病离世。不到10天,另一位香港作家刘以鬯也在上周五因病辞世。全城悲伤之余,莫不慨叹香港文学的全盛时期,彷佛也随这两位文人相继离去而越走越远。

在香港文坛,刘以鬯和林燕妮分别被誉为“文坛教父”和“香江才女”,但背景却大不相同。刘以鬯出生上海,1948年南来香港,1963年发表被誉为“中国第一部意识流小说”的作品《酒徒》一举成名。正如香港导演王家卫所说,他的离去象征了战后南来作家在香港异地开花之时代的终结。

反之,林燕妮则代表香港土生土长的“本土派”文人。她生于战争年代的香港,17岁留学美国,过后返港发展。上世纪70年代香港经济腾飞,为文学发展带来繁荣局面,1970到1980年代是公认香港专栏文化的黄金期。擅长在几百字篇幅里论尽人间事的林燕妮,也被金庸推许为“现代最好散文女作家”。

可以说,刘林二人出生背景虽不同,但在港英殖民地政府的统治下,二人都成功集中西之长,凭着自成一格的笔风丶题材,迅速俘虏全港以至海外华人读者的心。

可惜到了90年代末期,香港社会的阅读风气每况愈下,新生一代的文字水平贫乏,文学素养日渐衰退,以致出色的作家越来越少,反而矫柔造作、无病呻吟的作品充斥市场。

但如果说,香港文学的没落在很大程度上和“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有关,近几年整个香港流行文化出现急速衰落,背后有另一层更令人担忧的原因。

曾几何时,香港文化是港人的骄傲,香港电影、音乐及电视剧等,为全球华人所津津乐道,部分作品更在中国大陆掀起一股又一股风潮。比方说,香港的“四大天王”如今在中国大陆都还有大量“粉丝”。

说到流行文化,当然不能不提港产电影。过去多年来,香港电影在中国大陆以至亚洲大受欢迎。在武打电影技巧方面更是推陈出新,登峰造极,不单好莱坞制作要聘请香港武术指导,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采用香港的吊钢丝钢缆技术。

不过,香港流行文化踏入千禧年后也日渐不再受欢迎,近年的电视节目已不再成为中国大陆电视台的首选,慢慢退出大陆市场。在电影方面,不少人慨叹《无间道》是香港电影最后一抹夕照。
近几年,,10年前全球华人热烈拥抱香港文化,香港新闻很容易占据新闻版面。

时移世易,近年除了“港独”话题偶尔可以刺激海外读者,香港的文化新闻已经很难引起海外及大陆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是什么原因导致一度风靡全球华人世界的香港文化急剧沉沦?

平心而论,一个地区的文化就是一种符号,其影响力的起伏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1997年香港回归后,中国大陆经济强势崛起,香港占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率由回归时的20%跌至今日的3%。香港文化地位相对下降,恐怕也是无可避免的。

但外人往往忽略另一重要原因,就是香港自开埠以来一直奉行自由经济政策,文学艺术以至整个文化事业也和经济一样自由开放。林燕妮和刘以鬯的冒起,恰好与香港文化包容精神的鼎盛期相互重叠。

相比之下,近年北京对香港加强管制,以及一些港人提倡本土化,排斥外来文化。香港文化在两者夹击下,自然渐渐萎缩。令人气馁的是,从当前政经形势来看,香港文化恐怕还会继续走向寂寥。



寰球(林州)傅氏ID:linzhoufushi 主编|傅老几


长按关注|寰球傅氏公众平台|感谢有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