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下午2点25分,香港著名作家刘以鬯在香港东华东院逝世,享年99岁。
△刘以鬯先生
被誉为香港文坛“教父”的刘以鬯(鬯,音chàng,古代祭祀用的酒,古又同“畅”),原名刘同绎,1918年生于上海,1948年移居香港。
自上世纪30年代起投身严肃文学创作,出版的40多部作品涵盖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等类别,代表作包括:中国第一部意识流长篇小说《酒徒》、以平行对立手法写作的《对倒》、故事新编《寺内》等。
小说《酒徒》和《对倒》正是王家卫电影《2046》和《花样年华》的灵感起源。9日上午,王家卫在微博发文悼念刘以鬯先生,他写道:“所有的记忆都是潮湿的,悼刘以鬯先生。”
刘以鬯先生曾说:“我祖籍浙江宁波,但是上海人,土生土长。194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哲学系。”
上海给他留下太多的不可磨灭的记忆。他说上海是他文学之路“发迹”的地方,16岁读高二时,他发表的小说处女作《流浪的安娜·芙洛斯基》,写的就是发生在上海的故事。
1946年,刘以鬯先生在大西路(今延安路)家中,创办怀正出版社,出版了徐訏的《风萧萧》,还为施蛰存、戴望舒出过书。
先生生前在香港接受采访时,曾回忆早年在上海办出版社时的经历:
10多年前回上海过一次,你说跟过去不同,也可以,你说跟过去很相似,也能说。我在南京路一样看到以前那么多的商场,只是店不同了。
我以前住在大西路(今延安西路)爱丁堡路(今江苏路)那里,就是愚园路和大西路之间。我那个时候在上海办了一个出版社,这个出版社就办在自己家里。10多年前回上海也看了下老家,我家以前住的地方现在变成学校了。
在念书的时候,我最喜欢的地方就是上海国际饭店。1940年代我在上海办出版社的时候,早晨我是上班,吃过中饭后就去国际饭店喝咖啡。那时候,上海和国内其他作家们都知道,我下午都在国际饭店喝咖啡。最后很多作家都去国际饭店直接找我。
刘以鬯先生上世纪50年代初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工作数年,1957年回港,曾主编多份香港报章文化版或副刊。他于1985年创办《香港文学》月刊,1988年与曾敏之等发起成立香港作家联会。他领衔和创办的《香港文学》影响深远,他在办文学刊物和报纸副刊方面,对培养年轻作家具深刻的影响。
刘以鬯先生自称是“靠一支笔在香港活了下来”,有人曾这样评论,在香港这方流金淌银的土地上,刘以鬯坚守一方净土,“一辈子耕耘他那一亩纯文学的地”。
△刘以鬯先生与妻子罗佩云女士
2001年,刘以鬯先生获香港特区政府颁发荣誉勋章,10年后再获颁铜紫荆勋章。香港艺术发展局亦曾向他颁发“杰出艺术贡献奖”,并在2015年向他颁发香港艺术发展奖之“终身成就奖”。
9日,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局长刘江华对刘以鬯先生离世表示深切哀悼。刘江华说:“刘以鬯教授一生推动香港文学艺术,是香港的文学泰斗,其贡献惠及多代香港作家。他的离世是文化界一大损失,我们永远怀念他。”
△电影《花样年华》片尾字幕中,特别鸣谢了刘以鬯(经调色处理)
在香港艺术发展局的一段视频采访中,刘以鬯先生说:“如果人生要再选择一次的话,我会继续选写作之路,不会后悔,我还是很喜欢。”
来源:、中国新闻网、、新民晚报等
编辑:章丛雨
审稿:张海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