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退下华妆,香港,我依然爱你

2021-04-13 15:13:46

  来吧,戳上方蓝色字关注最有态度的新西兰公众号


小黛说:

离开香港已经半年,那个城市斑马线上滴滴滴滴的响声,却总是在无数个午夜闯进我的梦里。


退下华妆,香港,我依然爱你

原文来自小黛的歌和老街

作者:小黛

摄影:高林


三年之前,带着对香港的无数幻想,我宁愿背井离乡。

那时的她,是幻彩香江的华灯初上,是琳琅满目的购物天堂,是享誉国际的那道最美天际线。

三年之中,我宅在不足六平方米的房间,说不地道的粤语,不得不开始盘算开销,学习节俭,于我而言,香港渐渐华妆渐落,明媚不再。

时至今日,当我再回头,香港那局促的住房,拥挤的道路,急躁的路人,湿热的气候,莫名的优越感都来到眼前——她只剩一张赤裸裸的素颜。

但即便如此,我却依然爱她,依然在飞机起飞的那个瞬间泪流满面,在午夜梦回里,想起马路上红绿灯的滴滴答答,彻夜难眠。

我在香港住过两个地方,念书的时候在沙田第一城,自食其力之后,只蜗居在葵兴的旧式洋楼。

在那个不足六平方,比我家厕所还小的卧室里,一宅就是两年。

其实,这样的卧室,在香港都算中等。

我曾费解,这样狭小的居住环境,为何会有人甘愿投资移民,用巨大的套房,换这里的一寸天地,为何会有人,愿意放弃养尊处优的条件,在这个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寻找哪怕一丝存在感。


小空间的大自由

但我终于明白,在这个信仰“规则”,拼搏少靠爹妈,做事不提人情,连特首都能被调查的城市,具有多少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

那些小小的屋子,都能连接起周围宽阔的公园,便捷的地铁,无论是住在元朗还是上水,一个小时内,都能去到港岛为理想的生活拼搏。

从荃湾去到北角,再去到上环,你可以听见四种以上的语言,不同肤色的人群穿梭,就如同闹市的招牌一样五光十色,什么话都可以说,什么人都可以爱。

小到手工爱好,,都有可以容纳的集体与协会。

在香港找工作其实不难,数以千计的NGO社团每年提供数万工作岗位,加入其中,勤恳工作,就有属于自己的一份温饱。

眼里的金饭碗——体制内,不再是潇洒生活的唯一途径。

多元与自由,让香港这个看似狭小的空间,爆发出无限可能。

也让归来的我,不再对任何一种意见抱有绝对的否定,不再迷信权威,人云亦云。


秩序与安全感

香港的拥挤闻名世界,如果你见过周末的沙田,见过午后的旺角,你一定会在的任何一条街道上都情不自禁地活蹦跳。

香港的拥挤不可思议,七百多万人挤在地势复杂、狭小的城市,但却因此催生难以置信的秩序。

电梯靠右企,通道靠右行,上班高峰期的地铁也永远是先下后上,闸口出处永远有一群人排队拍卡,在这个行色匆匆的地方,大部分人都能不慌不忙地遵守那一套准则。

该停的地方就停,该让的地方就让。

圣诞倒数、书展大会,千万人口聚集,工作人员规划出路、调整入口,无论多大多密集的场面,永远有疏散的最好办法。

三年时光,我享受着这样无价而令人赞叹的安全,终是被它的魅力折服。


务实与人性化

父亲劝我归家时总说,香港很快就将被的城市赶超。

经济的增长速度再过两年,就能将香港甩在后面。

这几年来,“唱衰”香港也成了媒体上的老生常谈,排除某些媒体报道的“片面事实”,近年来,香港经济增长确实放缓,过几年也许真会开始衰退,但我始终认为,衡量一个城市的幸福度,不是冷冰冰的数字,不是难以感觉的经济增长,而是它给你切身的便利与安心。

是走天桥的时候有上盖,搭巴士的时候有挂钩,打政府电话的时候有人听,看网页的时候不被屏蔽,工作的时候不用填一堆社会关系,办一堆各种机构的证明,同一张表格不用反复填写浪费时间,当你在酷暑或者大雨中,可以不用打伞,就从上环办公室散步到湾仔;

当你身有残疾,不需任何人帮忙,也能一个人坐着轮椅搭地铁、吃西餐、看电影、逛商场;

当你身处异国,言语不通,也能从每个标识看出目的地的方向,不需要询问一个人,这样的城市,才能有幸福度,它早就跨越一线二线的等级,是国际都市,有着城市还需要三十年才能追赶的距离。

在我工作的地方,有着不少派遣的高干,这些能力、素质双高的人,在谈及香港与时,也异常客观。

一方面,他们骄傲于的进步,另一方面,对差距了然于心。

某一线城市的领导跟我说,香港的廊桥,是最让他佩服的地方:“人车分流、与重要建筑无缝对接”是生活质量提高的关键。

“上个世纪,我的城市就组织专家团来香港学习城市建设”,这个领导坦言,“这么多年了,学会的,就只有高房价。”


抛开媒体,请你认识真实的香港

我在香港工作那阵,恰逢中国、香港地区两者矛盾激化,作为在香港念书工作的人,我并未觉得自己生活遇上太大困难,但每天与我视频的父亲却让我“躲在家里,不要轻易上街”,想来香港的朋友也问我“我去香港是不是要戴口罩,是不是不能讲普通话,会不会被打?”

直到我打开的新闻推送,才知道这种奇怪推测的源头。

大多数的媒体,除了激化矛盾,观看热闹,进行各种曲艺杂谈别无他用。

信了香港媒体,它告诉你人随地排便,插队打尖,贪官卷钱,百姓愚昧不知抱怨;信了媒体,它跟你说香港人盲目优越、冷漠傲慢、打伤旅客、跪舔鬼佬。

但这些都是事实么?顶多是片面的事实。

生活在,也会彬彬有礼、英文流利、热情克制,,明白感恩与尊重。

在我生活的城市,年轻人也能排着队,等待公车,拥挤的车上,也懂得随时随地让座老弱妇孺。

而当你踏上香港这片土地,你就会看到,这里的人会为一个滞留机场,只吃泡面,为省钱回乡探亲的汉子竖起拇指,也会用撇脚的普通话,为的大妈耐心指路。

信息爆炸,满天横飞,如果没有保持一个免受打扰、自由思考、亲自看看的自由,那么我们跟被囚禁有何区别?


香港怕?

香港确实对有成见,媒体说“香港怕”,这说对了。

但怕的原因,并不是怕被城市赶超、怕同胞的强大。

这是个协作的社会,同属一国,强大了的同胞只会提供更好的资源互换、共享,香港的高层、富商喜闻乐见;

香港资本积累丰厚,制度不同,对于中国而言,在国际上,香港有它的意义,香港离不开祖国,国家也不可能真的“扔”了它,我们互相需要。

香港怕的,是被所同化。

并不是说谁的文化更高级,我始终坚信,香港是中国的香港,但同时是一个有特色的地方,之所以是香港,之所以吸引来客,是因为这个城市跟城市不一样,我理解他们不愿被同化的心情。

雷同的建筑、雷同的布局、雷同的路名、雷同的大幅标语,城与城之间的区别轻易被模糊。

置身泉州,好像福州,置身深圳,又好像广州。

长久以来,香港保持了自己的本土特色:冰室、茶楼、重庆大厦、霓虹招牌、叮叮车和赛马场;旺角、九龙、中环、铜锣湾、鰂鱼涌;任何一个词,都只属于香港,只叙述香港,成为它的一个符号,那些歌曲、那些电影中的场景,让我即使没见过它,也觉得它熠熠发光。


我只是个过客

只是我路过的时候,眷恋地看了三年,在我三观形成最重要的三年,最终都要跟它挥手,告别风景,再登前程。

只是当我关上那个狭小的卧室的门,当我关上那个没有窗的大厅的灯,当我推着行李站在离港的安检口,对这个城市的感情就会将我淹没。

尽管我知道,在这片速度飞快的城市,三年前,三年后,拖着行李箱,我来了又走,从来都是路人,不曾是个归人。

但它对我,却不止是过程,还是一种永恒。

香港香港,你有着自由的风,与无尽的可能,可当我离开,伸出双手,除了沉甸甸的记忆和成长,我什么都带不走。


有需要了解更多新西兰留学、移民、生活资讯的读者可加月野兔微信(klkittybr),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欢迎点荧屏右上角图标分享文章到微信朋友圈或群支持月野兔。

推荐文章:

留学新西兰也不是非要考雅思,给你推荐一个新途径

你花40万带娃环球,我用40万全家移民世界最后一片净土

  月野兔广告时间,欢迎狂扫二维码

NZ.life跨境购物网由新西兰月野兔创办;澳新地区大牌云集,一百多个品牌直接供货,一千多款商品种类全面,资质有保障,国内外仓存互补,物流迅速及时。

长按以下二维码进入网站并注册新西兰亮眼好物立刻从南半球穿越到你的手上:


如有疑问可加客服微信(NZlife001)进行即时咨询,欢迎随时骚扰。


长按二维码关注实用、趣味、有态度的新西兰公众号

商务合作及读者可加微信klkittybr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