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光传送网技术白皮书
(一)引言
(二)5G 技术发展及承载需求
(三)面向 5G 的光传送网承载方案
(四)5G 时代的光传送网关键技术演进
(五) 总结与展望
5G 承载网络由前传、中传、回传三部分组成。5G 承载网的不同部分,均 以南北向流量为主,东西向流量占比较少。5G业务存在大带宽、低时延的需求, 光传送网提供的大带宽、低时延、一跳直达的承载能力,具备天然优势。
在综合业务接入点 CO(Central Office,中心局)可以部署无线集中式设 备(DU或CU+DU)。CO节点承载设备可以将前传流量汇聚到此节点无线设备, 也可以将中传/回传业务上传到上层承载设备。CO 节点作为综合接入节点,要 求支持丰富的接入业务类型,同时对带宽和时延有很高要求。分组增强型 OTN 设备可以很好的兼顾上述需求。
下面分别介绍基于光传送网的5G前传、中传、回传承载方案。
3.1 5G前传承载方案
5G初期主要是eMBB业务的应用,基本延用4G时代一个站点带3个AAU 的方式。5G成熟期将根据实际业务流量的需求,既有低频站点基础上增加高频 AAU的方案、也有扩展低频AAU、新建高频基站等方案,扩展网络容量。
3.1.1 5G前传典型组网场景
根据DU部署位置,5G前传有大集中和小集中两种典型场景:
(1)小集中:DU部署位置较低,与4G宏站BBU部署位置基本一致,此时与DU 相连的5G AAU数量一般小于30个(<10个宏站)。
(2)大集中:DU部署位置较高,位于综合接入点机房,此场景与DU相连的5G AAU数量一般大于30个(>10个宏站)。进一步依据光纤的资源及拓扑分布以及 网络需求(保护、管理)等,又可以将大集中的场景再细分为P2P大集中和环网 大集中,如图15所示。
图15(a)所示为小集中的场景,其特点是导入端可用光纤数目不少于AAU的 数目,DU放置在某个站点机房内,和该站点机房附近的AAU通过导入光纤实现 连接。
图15(b)所示为P2P(Point to Point,P2P)大集中的场景,其特点是接入 骨干层的光纤拓扑为树型结构,适合采用点到点WDM组网。DU池放置在综合 接入机房,便于对DU池进行集中维护。
图15(c)所示为环网大集中的场景,其特点是接入骨干层的光纤拓扑为环形 结构,适合采用WDM环形组网,从而进一步节省光纤资源。
3.1.2 光纤直连方案
图 12示出的是光纤直连的方案,即BBU与每个AAU的端口全部采用光纤点 到点直连组网。
光纤直连方案实现简单,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光纤资源占用很多。5G时代, 随着前传带宽和基站数量、载频数量的急剧增加,光纤直驱方案对光纤的占用量
不容忽视。因此,光直驱方案适用于光纤资源非常丰富的区域,在光纤资源紧张 的地区,可以采用设备承载方案克服光纤资源紧缺的问题。
3.1.3 无源WDM方案
无源波分方案采用波分复用(WDM)技术,将彩光模块安装在无线设备 (AAU 和DU)上,通过无源的合、分波板卡或设备完成WDM功能,利用一对 甚至一根光纤可以提供多个AAU到DU之间的连接,如图 13所示。
根据采用的波长属性,无源波分方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无源粗波分(CWDM, Coar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方案和无源密集波分(DWDM, 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方案。
相比光纤直驱方案,无源波分方案显而易见的好处是节省了光纤,但是也存 在一定的局限性,包括:
(1)波长通道数受限
虽然粗波分复用(CWDM)技术标准定义了16个通道,但考虑到色散问题 ,用于5G前传的无源CWDM方案只能利用了前几个通道(通常为 1271nm~1371nm),波长数量有限,可扩展性较差。
(2)波长规划复杂
WDM方案需要每个AAU使用不同波长,因此前期需要做好波长规划和管 理。可调谐彩光光模块成本较高,但若采用固定波长的彩光光模块,则对波长规 划、光模块的管理、备品备件的等等带来一系列工作量。
(3)运维困难,不易管理
彩光光模块的使用可能导致安装和维护界面不够清晰,缺少 OAM (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运行管理和维护)机制和 保护机制。由于无法监测误码,无法在线路性能劣化时执行倒换。
(4)故障定位困难
无源WDM方案出了故障后,难以具体定界出问题的责任方。图 14所示为 无源波分方案的故障定位示意图,可见其故障定位的复杂度。
相比无源CWDM方案,无源DWDM方案显然可以提供更多的波长。但是 更多的波长也意味着更高的波长规划和管控复杂度,通常需要可调激光器,带来 更高的成本。目前支持25Gb/s速率的无源DWDM光模块还有待成熟。
为了适应5G承载的需求,基于可调谐波长的无源DWDM方案是一种可行方 案,另外基于远端集中光源的新型无源DWDM方案也成为业界研究的一个热点, 其原理如图 15 所示。该方案在降低成本、特别是接入侧成本和提高性能和维 护便利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1)AAU/RRU侧光模块无源化:AAU/RRU侧插入的光模块不含光源,因此所 有光模块完全一样,不区分波长,称之为无色化或无源化,极大降低了成本,提 高了可靠性和维护便利性。
(2)光源集中部署:在CO节点设置集中光源,并向各个无源模块节点输送直流 光信号(不带调制),无源光模块通过接收来自集中光源的连续光波并加以调制 成为信号光后返回CO节点实现上行。
因此,基于集中光源的下一代无源方案,不但继承了传统无源方案节省光纤、 成本低、方便插入无线设备的优势,还补齐了其可靠性和运维管理上的短板,成 为5G前传承载领域有竞争力的一种方案。
对于无源WDM方案,同样建议线路侧采用OTN封装,基于OTN的OAM能 力实现有效的维护管理和故障定位。
3.1.4 有源WDM/OTN方案
有源波分方案在AAU站点和DU机房配置城域接入型WDM/OTN设备,多个 前传信号通过WDM技术共纤光纤资源,通过OTN开销实现管理和保护,提供质 量保证。
接入型WDM/OTN设备与无线设备采用标准灰光接口对接,WDM/OTN设 备内部完成OTN承载、端口汇聚、彩光拉远等功能。相比无源波分方案,有源 波分/OTN方案有更加自由的组网方式,可以支持点对点及组环网两种场景:
图 16所示为有源方案点到点组网架构图,同样可以支持单纤单向、单纤双 向等传输模式,与无源比分方案相比,其光纤资源消耗相同。
图 17 所示为有源方案组环网的架构图。除了节约光纤意外,有源 WDM/OTN 方案可以进一步提供环网保护等功能,提高网络可靠性和资源利用 率。此外,基于有源波分方案的OTN特性,还可以提供如下功能:
1) 通过有源设备天然的汇聚功能,满足大量AAU的汇聚组网需求。
2) 拥有高效完善的OAM管理,保障性能监控、告警上报和设备管理等网络 功能,且维护界面清晰,提高前传网络的可管理性和可运维性。
3) 提供保护和自动倒换机制,实现方式包括光层保护(如OLP,Optical Line Protection,光线路保护)和电层保护(如ODUk SNCP,Subnetwork Connection Protection,子网连接保护)等,通过不同管道的主—备 光纤路由,实现前传链路的实时备份、容错容灾。
4) 具有灵活的设备形态,适配DU集中部署后AAU设备形态和安装方式的 多样化,包括室内型和室外型。对于室外型,如典型的FO(Full Outdoor, 全室外)解决方案能够实现挂塔、抱杆和挂墙等多种安装方式,且能满足 室外防护(防水、防尘、防雷等)和工作环境(更宽的工作温度范围等) 要求。
5) 支持固网移动融合承载,具备综合业务接入能力,包括固定宽带和专线 业务。
当前有源WDM/OTN方案成本相对较高,未来可以通过采用非相干超频技 术或低成本可插拔光模块来降低成本。同时,为了满足5G前传低成本和低时延 的需求,还需要对OTN技术进行简化。
3.1.5 5G前传承载方案小结
5G 时代,考虑到基站密度的增加和潜在的多频点组网方案,光纤直驱需要 消耗大量的光纤,某些光纤资源紧张的地区难以满足光纤需求,需要设备承载方 案作为补充。针对5G前传的3个组网场景,可选择的承载技术方案建议如表 3 所示:
无论是小集中还是P2P大集中,有源方案和下一代DWDM无源方案都能满 足,需要根据网络光纤、机房资源和需要达到的无线业务优化效果综合考虑,选 择性价比最佳的解决方案。对于环网大集中,有源DWDM方案具有明显的比较 优势,在节约光纤的同时还可以提供环网保护等功能。
3.2 5G中传/回传承载方案
根据前面的需求分析,5G中传和回传对于承载网在带宽、组网灵活性、网 络切片等方面需求基本一致,因此可以采用统一的承载方案。
3.2.1 中传/回传承载网络架构
城域 OTN 网络架构包括骨干层、汇聚层和接入层,如图 18 所示。城域 OTN网络架构与5G中传/回传的承载需求是匹配的,其中骨干层/汇聚层与5G回传网络对应,接入层则与中传/前传对应。近几年随着 OTN 已经通过引入以 太网、MPLS-TP(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Traffic Policing,多协议标 签交换流量监控)等分组交换和处理能力,演进到了分组增强型 OTN,可以很 好地匹配5G IP化承载需求。
基于OTN的5G中传/回传承载方案可以发挥分组增强型OTN强大高效的 帧处理能力,通过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 列)、专用芯片、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等专用硬 件完成快速成帧、压缩解压和映射功能,有效实现 DU 传输连接中对空口 MAC/PHY 等时延要求极其敏感的功能。同时,对于 CU,一方面分组增强型 OTN构建了CU、DU 间超大带宽、超低时延的连接,有效实现PDCP处理的实 时、高效与可靠,支持快速的信令接入。而分组增强型OTN集成的WDM能力 可以实现到郊县的长距传输,并按需增加传输链路的带宽容量。
为了满足中传/回传在灵活组网方面的需求,需要考虑在分组增强型OTN已 经支持MPLS-TP技术的基础上,增强路由转发功能。目前考虑需要支持的基本 路由转发功能包括 IP 层的报文处理和转发、IP QoS、OSPF/IS-IS(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中间系统-中间系统)域内路由协议、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边界网关协议)、SR(Segment Routing,分段路由)等,以 及Ping和IPFPM(IP Flow Performance Measurement,IP流性能测量)等 OAM协议。OTN节点之间可以根据业务需求配置IP/MPLS-TP over ODUk通 道,实现一跳直达从而保证5G业务的低时延和大带宽需求。
基于OTN的5G中传/回传承载方案可以细分为以下两种组网方式:
(一)分组增强型OTN+IPRAN方案
在该方案中,利用增强路由转发功能的分组增强型OTN设备组建中传网络 ,中间的OTN设备可根据需要配置为ODUk穿通模式,保证5G承载对低时延和 带宽保障的需求。在回传部分,则继续延用现有的IPRAN(IP Radio Access Network,IP化无线接入网)承载架构,如图 19所示。分组增强型OTN与IP RAN 之间通过BGP协议实现路由信息的交换。
为了满足5G承载对大容量和网络切片的承载需求,IPRAN需要引入25GE、 50GE、100GE等高速接口技术,并考虑采用FlexE (Flexible Ethernet,灵活以 太网)等新型接口技术实现物理隔离,提供更好的承载质量保障。
(二)端到端分组增强型OTN方案
该方案全程采用增强路由转发功能的分组增强型OTN设备实现,如图 20所 示。与分组增强型OTN+IPRAN方案相比,该方案可以避免分组增强型OTN与 IPRAN的互联互通和跨专业协调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发挥分组增强型OTN强大 的组网能力和端到端的维护管理能力。
3.2.2 网络切片承载方案
从本质上来看,网络切片就是对网络资源的划分。而光传送网具有天然的网 络切片承载能力,每种 5G 网络切片可以由独立的光波长/ODU通道来承载,提
供严格的业务隔离和服务质量保障。具体到5G网络切片的承载需求,分组增强 型 OTN可以提供一层和二层的网络切片承载方案。
(一) 基于一层网络切片承载方案
主要基于ODUflex进行网络资源划分,可以将不同的ODUflex带宽通过通 道标识划分来承载不同的5G网络切片,并可根据业务流量的变化动态无损调整 ODUflex 的带宽。也可以通过物理端口进行承载资源的划分,需要将物理端口 对应的所有电层链路都进行标签隔离处理,实现较简单,粒度较大。
(二) 基于二层网络切片承载方案
该方案通过 MPLS-TP 标签或以太网 VLAN ID(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划分隔离二层端口带宽资源,即逻辑隔离。采用不同的 逻辑通道承载不同的 5G 网络切片,同时通过 QoS 控制策略来满足不同网络切 片的带宽、时延和丢包率等性能需求。
其中一层网络切片承载方案的切片间业务属于物理隔离,不会相互影响。二 层网络切片承载方案的切片间业务是逻辑隔离,不同切片间业务可以共享物理带 宽。可根据5G不同网络切片的性能需求选择不同的承载方案。
OTN网络切片承载方案可以结合SDN(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软件定义网络)智能控制技术,实现对网络资源的端到端快速配置和管理,提高 网络资源使用效率,提升业务开通效率和网络维护效率。并通过开放北向接口, 采用如VTNS(Virtual Transport Network Service,虚拟传送网业务)向上层 5G网络提供对光传送网资源的管控能力,如图 21 所示。
3.3 5G云化数据中心互联方案
如前所述,5G 时代的核心网下移并向云化架构转变,由此产生云化数据中 心互联的需求,包括: (1)核心大型数据中心互联,对应5G核心网New Core 间及New Core与MEC间的连接;(2)边缘中小型数据中心互联,本地DC互 联承担MEC、CDN等功能。
3.3.1 大型数据中心互联方案
大型数据中心作为5G承载网中New Core核心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海 量数据长距离的交互功能,需要高可靠长距离传输、分钟级业务开通能力以及大 容量波长级互联。因此需要采用高纬度ROADM进行Mesh化组网、光层一跳直 达,减少中间大容量业务电穿通端口成本。同时,还需要结合OTN技术以及100G 、200G、400G高速相干通信技术,实现核心DC之间的大容量高速互联,并兼 容各种颗粒灵活调度能力。
在网络安全性的保障上采用光层、电层双重保护,使保护效果与保护资源配 置最优化:光层WSON(Wavelength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波长交换 光网络)通过ROADM在现有光层路径实现重路由,抵抗多次断纤,无需额外单 板备份;电层ASON(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自动交换 光网络)通过OTN电交叉备份能够迅速倒换保护路径,保护时间<50ms。
3.3.2 中小型数据中心互联方案
随着5G发展,中小型数据中心互联方案可考虑按照以下3个阶段演进:
(1)5G初期,边缘互联流量较小,但接入业务种类繁多,颗粒度多样化。可充 分利用现有的分组增强型OTN网络提供的低时延、高可靠互联通道,使用ODUk 级别的互联方式即可。同时,分组增强型OTN能够很好地融合OTN硬性管道和 分组特性,满足边缘DC接入业务多样化的要求。
(2)5G中期,本地业务流量逐渐增大,需要在分组增强型OTN互联的基础上, 结合光层ROADM进行边缘DC之间Mesh互联。但由于链接维度数量较小,适合 采用低维度ROADM,如4维或9维。考虑到边缘计算的规模和下移成本,此时 DCI网络分为两层,核心DCI层与边缘DCI层,两层之间存在一定数量的连接。
(3)5G后期,网络数据流量巨大,需要在全网范围内进行业务调度。此时需要 在全网范围部署大量的高纬度ROADM(如20维,甚至采用32维的下一代 ROADM技术)实现边缘DC、核心DC之间全光连接,以满足业务的低时延需求 。同时采用OTN实现小颗粒业务的汇聚和交换。
3.4 5G光传送网承载方案小结
5G 承载网是一个移动/宽带/云专线架构趋同的综合承载网,需要具备数 10G~100G承载和1~2 倍站点带宽演进、极低时延、高精度时钟架构基础的能 力,支持移动&专线&宽带综合承载灵活演进能力,同时末梢设备具备即插即用 部署能力。5G承载网向综合承载的网络架构模型总结如下:
1) 5G 无线&核心网功能节点位置与当前宽带承载趋同:5G New core 与 FBB 的CR位置相当,MEC/MCE与BNG (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宽 带网络业务网关)位置相当,Cloud BB和OLT位置相当;
2) 云化架构特征趋同:BNG云化与MEC同处一朵云,因此CDN的位置可以放 到城域核心CR的位置或下沉到BNG,原 CR CDN调度功能由DCI取代,CDN 内容被移动/宽带共享,通过DCI互联网层实现内容同步,可以提升移动用户 达到宽带用户的视频等业务体验(宽带视频客户多会触发CDN内容下移,移 动客户主要视频CDN访问点在New Core,通过融合架构可以让移动视频客 户从MEC访问CDN)。
3) 城域专线覆盖趋同:OTN设备下沉到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 终端)、BBU 等综合业务接入机房后,通过光纤直驱、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数字同步体系)/CPE(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 客户终端设备) /OTN等末端小设备,接入最后1~2公里,提供大客户专线 业务,支持业务快速开通、端到端 SDH/OTN 硬管道业务,构建超低时延精 品城域专线网络。BNG 仍然部署在区域核心机房,后续逐渐虚拟云化部署; OLT通常部署在综合接入机房,也有小型化OLT部署在用户小区。
4) 业界两种主流网络融合趋势,汇聚层以上都是综合承载:一种架构是汇聚 (OLT/Cloud BB)以上综合承载,接入独立承载;另外一种架构是骨干和城 域端到端综合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