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香港《大公报》A17版
四十年,港商是最先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到内地投资和参与建设的先行者,对内地制度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太平绅士、祥祺集团陈红天博士接受大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香港为内地输送了资本、人才、知识,到今天仍然是连接内地与国际的“超级联系人”。国家进一步,香港不能缺席,应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携手参与“”建设,助推国家发展,带动自身腾飞。
港商是的坚定支持者。陈红天表示,内地有庞大的商机,有十三亿人口的广阔市场。港商在内地的投资,代表的不只是资本向利益的涌动,、对外开放态度的信任。
助力成“世界工厂”
在陈红天看来,成为“世界工厂”,港商功不可没。从1979年到1999年的二十年间,大多数港商在内地的经济活动围绕贸易和办厂,处于“三来一补”阶段,虽然“两头在外”(原材料和产品在外),但港商的经营理念对内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影响。1999年之后,港资来料加工厂逐渐转变为独资和合资企业,在内地采购原料,部分产品内销。借此机会,部分港企升级改造,成长为内地行业的优秀企业。
四十年间,港商“联系人”角色也经历了蜕变。陈红天认为,港商从早期接订单到内地生产,到全面引进技术、设备、资金乃至人才,同时由单向输入变为双向交流,即内地的人才、资金和技术亦可以通过香港走向海外。“内地、香港和海外市场三方各取所需,才可称之为交流。”他说:“港商这个中间人角色不断升级,也是港商对贡献的升级。”
不畏困难 转型直面挑战
回顾国家四十年发展之路,一向敢言著称的陈红天表示,内地早期处于发展“窗口期”,有些部门运作不规范,出现问题在所难免。1990年,陈红天在香港创办祥祺集团,后以香港、深圳为双总部。九十年代初期,祥祺集团在内地投资五家制衣厂,后转做房地产投资。他介绍,集团曾出资1.8亿元人民币(相当于现在的40亿元)投资购入一个国有房地产项目,分销出售,成为深圳第一批房地产企业。之后,逐步退出项目开发,转做财务投资。
“房地产项目由施工单位施工,政府部门监理,我们只是投资人,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后,我们作为投资人却被推到媒体和公众前面,受到很多不公平待遇。”陈红天坦言,社会上很多人戴“有色眼镜”看待房地产商,作为企业家不想惹麻烦,于是转型投资。如今,祥祺主要着眼于全球核心都市经济圈优质经营性物业、资本市场优质企业股权和金融资产的投资并购,形成“投资+运营”的双轮驱动模式。
呼吁检讨《劳动合同法》
陈红天长期在内地投资发展,他认为,一方面,港商期待内地营商环境尽快跟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欧洲国家高福利高税收的政策不符合当前国情,不可“拿来主义”。他举例,《劳动合同法》施行至今已经十年,一直争议不断。这十年恰恰是经济社会转型的十年,劳动争议案件居高不下,劳动关系矛盾已进入凸显期和多发期,劳动者的利益要求也逐渐多元化,几乎每年都有不同情形的劳动法热点事件出现。
“《劳动合同法》由于过度保护劳动者利益,忽略了劳资关系最起码的公平和平等关系。”作为全国政协委员,陈红天多年来一直呼吁,《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的保护十分不足,降低了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修改《劳动合同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陈红天以自己的企业为例,祥祺集团在2008年之前曾投资多个劳动密集型的项目,2008年之后遭遇多次劳资纠纷,对于聘请员工变得越来越谨慎,近些年陆续将酒店管理、物业管理、大型旅游项目等转让出去,原因是“这些都需要聘请大量员工”,归根到底是劳动力市场不够灵活、企业用工成本比较高。
大湾区机遇多 呼吁港青北上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联席,陈红天多次向粤港澳三地政府部门建言献策。他深刻感受到,大湾区资源整合之后,将是全世界最有竞争力的湾区。随着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虎门二桥、高铁香港段及莲塘香园围口岸等一系列基建项目逐步落成,香港和大湾区其他城市之间的地理和时间距离将大大缩短,香港人的生活和事业发展空间将会有突破性的变化。
“作为投资人,我已经在香港获得了一定成绩,今后更是看好大湾区的机遇。香港年轻人更是应该将人生职业规划乃至生活放眼到大湾区。”陈红天建议,港人北上不只选择深圳,其他城市房价便宜,工作机会亦很多,适合年轻人闯荡。“我们内地公司有很多百万年薪的员工。只要努力提高自己,用心工作,香港年轻人很多机会。”
不过,他坦言,与早期高薪聘请香港人不同,内地企业现在只看个人能力不看身份,“港人身份并不会加额外分”。
内地城市发展快于香港
“是前无古人的事业,,1987年提出的经济建设分‘三步走战略’如今基本实现,这就是国家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十多年来,随着内地政策不断完善、经济腾飞,而香港社会分化严重,陈红天看到香港在发展中落后于内地之处。
以城市更新、旧城改造为例,香港政府做规划、重建受掣肘颇多。相反,内地尽管产权分散,却往往能够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大众利益,大众利益服从社会利益”。在企业用人方面,陈红天也深刻体会到,内地员工更为进取。“二、三十年前,很多香港人看不起上海和深圳。”
他说,作为一个香港企业,祥祺集团在内地、香港以及欧洲都有公司,香港、深圳更是公司双总部,“深圳的员工给人感觉观念更加进步、工作更为进取。”
受惠国家发展 不忘回馈社会
与许多投资内地的港商一样,陈红天在内地的发展遇到各种各样前所未有的难题,但“即使有损失,也没改变我对国家的感情,没有放弃在内地的投资。”他说,我们这一代人凭借香港的优势,受惠于国家的发展,所以应时刻不忘以己之力反馈国家和社会。
同心俱乐部
陈红天还有一个令人瞩目的社会身份——深圳同心俱乐部。,,共同倡议发起成立“深圳市同心俱乐部”,以实际行动践行“同心”思想,为深圳的改革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如今,深圳市同心俱乐部百分之七十成员是香港工商界知名人士,。
同心俱乐部创立之初,陈红天当选为第一届,并于2016年至今。俱乐部成员阵容豪华,吸引了包括腾讯董事会马化腾、康美药业董事会马兴田、比亚迪董事会王传福、顺丰速递总裁王卫、宝能集团董事长姚振华、京基集团董事长陈华等。同心俱乐部也被称为浓缩版的“全国工商联”。
陈红天表示,同心俱乐部的成员,几乎八成是香港居民或者是华侨,而且大部分在内地做生意,反过来又在香港投资,这个过程本来就是让两地经济紧密交流的一个纽带,所以对深港两地的交流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他坦言:“希望帮助会员解决在内地投资遇到的困难,维护大家北上投资的热情外,还希望能够增进深港两地企业家的了解,大家共同发展。”
一场“西瓜梦”成就踏实作风
作为两届全国政协委员,陈红天低调,但“敢言”性格却非一般人可比。他不迷信权威,撰文批评香港某知名经济学家“楼市泡沫是惹祸”的观点,称其“只懂财务不懂经济学”;他乐于认同张五常论述“《劳动合同法》过于超前”,同时警示勿重蹈“日本八十年代后期房地产经济泡沫”的覆辙。
陈红天说,当年一场“西瓜梦”,让他一辈子谨记“踏实勤奋”才是成就事业之法宝。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内地掀起经商热潮,当时陈红天还是南海县一名服装设计老师,月收入42.5元,他听说从湛江运西瓜到广州去卖利润丰厚,就想收购百吨西瓜来卖。在没有找到货源、落实运输、确定买家的情况下,他在无数人的“口头认购”中完成了百吨西瓜的“大生意”。
“西瓜未见一个,我却彷佛觉得已经富甲一方。”他说。热闹之后,当意识到收购无门、无法保管,这盘生意根本无法实现时,他才发财梦醒。一场“西瓜梦”,令他往后无论经商还是参政,无不脚踏实地,认真钻研。
港商为贡献力量
1990年,陈红天从深圳投资移民香港,穿梭粤港之间,见证港商北上投资的荣光与背后辛劳。2008年曾经爆发一批制造业港企倒闭,甚至创始人辞世的消息,无不令人扼腕。
陈红天深知北上打拼的港商所承受的压力。“香港老板大多踏实稳健,每天工作时间比工人还长,承受的巨大压力非外人所知。”他认为,曾经北上参与国家的港商不该被遗忘。如今国家飞速发展,大量中资企业香港寻找机会,为港人提供了就业机会。香港应该继续调整定位,在未来中,寻找与内地发展现实更新的契合点,继续为贡献一分力量。
图:粤港澳大湾区生机勃勃。图为深港相连的深圳河/中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