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试完智己L7之后,更觉得这车可惜了

2024-10-04 13:58:45

“隔靴搔痒”,这是试完智己L7之后,我最大的感受。

我们之前推送过一篇文章(传送门:《就车论车的话,智己L7是一款有野心的车》),解析过智己这首款车型身上的一些本领,从硬件设施来看,智己L7算是一辆颇有追求的新势力高端车,只是它似乎没有触碰到目标人群的兴奋点,一心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而这次试驾的感受也印证了这一点。

既然之前关于其他方面已经说得够多,这次就把试驾感受说得细一些。

几个月前,智己L7创下了一项世界纪录——连续漂移一场马拉松的距离,当然是在湿地上。这个纪录跟买这款车的人可以说是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仅仅是为了体现这车注重驾控的属性,纯噱头。

我猜围观群众看到智己L7创下这项纪录,也会认为这纪录没什么用,毕竟漂移这种极限操作,与普通驾驶者之间距离还是很远的。甚至往深了分析,如果别家的什么车型想要打破这项纪录,大概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在于是否有必要而已。

但无论如何,智己就是想告诉大家,我这车驾控好。

我在试驾过程中没有进行多么激烈、极限的操作,更是没有在公共道路上漂个移,只是按照日常能够遇到的、用到的工况试了一回。就这,我已经感受到,智己L7确实是经过了精心调教的。

首先,不同的驾驶模式之间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光是电门响应的特性,你可以让智己L7像奔驰一样优雅,也能像宝马一样踩多少有多少,我觉得电动车就该做到这样。

但是,与之对应的,在动能回收系统的标定上,我却认为还可以更好。

目前智己L7在动能回收系统上提供三个级别,全关的状态下,滑行距离甚至比大多数传统油车还长,低回收力度下则非常接近传统油车的驾驶感受,对于普通驾驶者而言非常友好。而力度较高的那一挡,反而让我觉得力度不够强,并且回收降速只能降至蠕行状态,如果要停下来,还得驾驶者补一脚刹车。这就让我没办法使用单踏板的开法来开了(我是个单踏板模式的爱好者,我承认我是异类)。

尽管如此,智己L7的动能回收系统能够介入得非常顺滑,临界点非常清晰,乃至刹车系统与能力还是系统的联合标定也做得很不错。这就有点像保时捷、宝马、极星等传统大厂标定出来的水准了。

值得一提的是,智己L7采用的是跟我的GIULIA同款的大陆MK C1线控刹车系统,智己L7的刹车脚感可比我的GIULIA要好,可见智己的工程团队确实有功底在。

我有一点不满的是转向回馈力度,跟电门响应一样,智己L7的转向回馈力可以在比较大的范围内调节,但无论是最轻还是最重,手感都不太真实。这又要跟我的GIULIA“梦幻联动”一下了,我的GIULIA虽然转向力度非常轻,不少人也认为GIULIA的转向过于贼,手感不真实,但我反倒认为GIULIA在输入转向信号时,除了方向盘的回馈力之外,整个车身非常积极的响应增强了我对车辆动态的感知。

而智己L7嘛,车头对于转向信号的响应也挺快的(当然没有GIULIA那么快),但就是整个车身欠缺了一点跟随的动态。这或许跟智己L7偌大的体型有关,毕竟这是一辆接近5.1米的大车,而GIULIA才4.6米多。

不过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里也有说到,智己L7搭载了转向角达到12度的后轮转向系统,比起奔驰那需要花钱开通的10度还要大。

不得不说,后轮转向的确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大车身所带来的弊端,尤其是低速大角度转弯的灵活性,但它终究只是一种“弥补”,不等同于有了后轮转向,就能在任何时候都把这车当小车开。

但我还是要给智己L7的底盘动态表现打高分,这款车并没有搭载空气悬架,这一点确实引发了争议,因为新势力到了这个价位都会把空气悬架列入“内卷项目”中。然而我却认为空气悬架是一种难以驯服的东西,空气悬架能够带来跟多的想象力,却也很挑战底盘工程团队的功力,万一没调好,很容易起到反效果。

而智己L7尽管没有空气悬架,但搭载了CDC连续阻尼控制系统,并且找来了威廉姆斯前瞻工程团队来对底盘进行深度调教。尽管我们一向不会把这种类似于“保时捷工程调教”的包装手法太当回事,但智己L7所呈现的底盘水准确实比前两年高调打出“保时捷工程调教”的那款新势力产品要好得多,好得多得多!

智己L7的底盘调教主基调是运动风格,它的确是偏硬的,尤其是运动模式下,底盘的支撑性会很足。但即便是最硬的模式,也依然表现得很有质感,不会硬得松散,反倒是对于路面的各种细微起伏都能处理得服帖。要知道试驾的车辆搭载的可是前245/40 R20,后275/35 R20规格的轮胎,这一看就对碎振处理很不友好。

再提一嘴隔音,这么大的轮圈,这么宽的轮胎并没有给车厢的静谧性带来麻烦,智己L7在行驶中的隔音表现也相当不错。

综上所述,智己L7在动态体验上给了我们一个不小的惊喜,虽然称不上完美,但机械素质在一众新势力中相当突出,表现出了一种成熟大厂的水平。本来我对智己这个品牌乃至智己L7这款车都不怎么感冒,但开过之后它给了我很大的好感。

可这又有什么用呢?

尽管智己L7的机械素质很突出,符合他们所宣传的运动卖点,但……这恐怕很难对这款车的前景有太大的帮助,因为这让它更矛盾了。

要知道,智己L7这款车,摆在那,不开,就已经挺矛盾的了。5.1米的车身长度,3.1米的轴距,一看就很“行政级”,但当你打开后门,落座后排,却没有丝毫享受感——空间对不起3.1米的轴距,坐姿更是尴尬。

再从车上下来,仔细打量它的比例,你会发现它也跟这个尺寸的传统豪华车不同,例如宝马5系之类的。智己L7的A柱落点很靠前,直白地说,这不好看。这当然跟它是电动车,不需要很长的发动机舱来容纳V8发动机是有关系的。再加上C柱的落点也比较靠后,这时候就可以想当然地认为智己L7把很多的长度都留给了车厢,然而并没有。

这一切似乎都只是为了达成那项成就——0.21CD的超低风阻系数。说得好听些,智己L7是跟奔驰EQS钻了同一个牛角尖,但这终究是个牛角尖。

我虽然很喜欢智己L7开起来的感觉,但也说了,它不完美,而它最应该为驾驶妥协的就是车身尺寸,甚至把那很厉害的后轮转向去掉。或许我该期待一辆智己L5,或者智己L3?然后接下来的问题就在于,如果存在这些定位更低的车型,智己还是否会花成本、花心思把底盘造好?

但更大的问题是,在中国市场,卖运动就是死路一条,这已经无需证明,或者说,这已经被很多“先辈”证明过了。所以在新势力领域,我们也见不到几个卖运动的。

不过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新势力当中并不是没有产品是有运动细胞的,特斯拉MODEL 3的驾驶感就非常运动,只是人家从来没把运动拿出来讲。

当然了,也有些车只是卖弄“动感”,但实际上还是舒适取向的,比如小鹏P7、极氪001等。总之,像智己L7这样从一而终忠诚于运动的,别说新势力,当今主流车几乎没有这么做的了。

有个有趣的现象,各个新势力品牌车主群体的标签化比起大多数传统品牌更强烈,也就是说,我们更容易从新势力车主所选择的品牌看出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比如,开蔚来的人多数是学历高、又愿意接受新事物的人,开理想的人奶爸属性更强烈。

而我们今天说到的智己L7,按照我对这款车的理解,开它的人应该就是特别注重驾驶感受的。然而这却好像是个伪命题,因为如果真的注重驾驶感受,你应该开GIULIA。(手动狗头)

我的意思是,注重驾驶感受的人当今已经是非常少数了,这一小撮人在选车的时候大概不会非要在新势力里面选一个。结果就是,能被智己L7的亮点击中的人少之又少,即便它的亮点还挺亮的。但到头来,智己L7的买家是否真的是被智己L7在驾驶感受上的亮点所吸引,这真的不好说。

相信大家会比较好奇智己L7与定价、定位相似的蔚来ET7相比有何具体差异,这个选题在规划中,敬请等待。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